第二百五十五节 生意渐大

善战之宋 九龄不重名 2245 字 10个月前

“……”

“既然你不说话,那么就暗示给我看好了,摇头就是去你那里睡,点头就是去我这里睡,不摇头也不点头,就是今晚我们在这里……三,二,一,开始……”

“……”

“朝云,我真想不到,你的内心竟然是这样的狂放,竟然会最终选择了这里,说实话我现在的内心还有一阵小紧张呢……我来了……”

“啪”

在王靖兴奋异常的脸上,突然被重重的印上了一个清晰可见的五指印。

“你猜我给你的这个暗示是什么意思?”叶朝云用力的跺了一下脚,怒气冲冲的跑掉了。

“……”

……

次曰清晨

街上只有零星的路人在行走,一些商铺正准备开张,红曰渐渐探出了城头,阳光照在府邸的牌匾上,“王府”二个字分外的耀眼。

这时,紧闭着的府邸大门缓缓的打开,从里面走出来几位士兵,为首的是曾为镖师的李科。

他们走出门来便站在到了一旁,不一会,王靖也从府邸中走了出来,一身朴素的便装,几人一边在一旁简单的说了几句话,见马车已经停靠过来,李科扶着王靖上了马车后,便和另外几个同伴骑上了马匹,一行人渐渐消失在了路的尽头。

王记酒铺

几辆车辕上插着王记旗帜的马车停靠在一旁,一个负责人模样的人正在指挥人员搬运上面的货物,战乱平息后不久,大宋的经济实力正在逐步的恢复,最明显的例子,便是汴京城王记酒铺的冰璃酒近期已经供不应求,往往从成都府赶来的车队才抵达,便已经被抢购一空,因此在大部分情况下,王记酒铺的伙计们都只能是站在柜台上发呆,回复客人最多的一句话就是,

“客官,对不起,没货。”

大宋经济的复苏,新兴贵族的崛起,让宋朝的购买力很快提高了一个档次,再加上汴京向各地雪花般的财政拨款,这让原本饱受战乱的民众和商家们看到了希望,看到了地平线上的冉冉升起的曙光。

因此,以前那些通常在八九点才会开张的商铺,在清晨刚刚过去,已经有不少商家打开了铺门开始营业,尤其是那些酒楼,更是早早的便有很多人前去喝早茶。

“米将军,这次真的很感谢你们成都府府军的护送了,您和兄弟们的房间我已经安排好了,一会吃过早餐我就带您过去吧。”

见货物已经基本卸完,王记的那位负责人心中终于松下了一口气,如今冰璃酒价格一再上涨,每瓶市场价已经达到近五百两银子一瓶,这个车队这次运送了一百多箱酒,以一箱四瓶计算,总价值已经接近了二十万两银子,也正因为如此,每次王记总会出一定的雇佣费用请求成都府府军护送。

这次前来护送的是成都府府军的都头米怀化,他之前护送过多次王记车队,和这位负责人关系也比较熟络。

米怀化点了点头,他率领着手下的百人队从西面的天府之国来到汴京城,一路颠颠簸簸,走了近三个月才赶到汴京城,一路快马加鞭,只想着早点结束这种高度紧张的行程。

虽然说如今宋朝境内治安安定,但是保不准一些见钱眼红之徒不会铤而走险,最惊险的一次,在他们路过成州时,半夜有人偷偷潜伏在他们营地中,在对他们随身携带的水壶中下毒时,幸好被守卫的士兵及时发现,才让他们躲过了一劫。

米怀化招呼着自己的手下,一些士兵负责牵着战马去马厩,另一些人则跟着他一起进入到旁边的酒楼中。

“对了,这次怎么没有看到墨五先生呢?”

待所有人就坐之后,米怀化忽然想起来,一直就没看到这里王记的老板墨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