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他作为一个虚有其衔的应州知府事,又有谁会把他放在眼里呢,谁又能想到,就是这样一个没有什么实权,看上去弱不禁风的应州知府事,竟然一手主导了如今整个塞北氏族争霸的走向,谁又能想到,那些老谋深算的氏族族长们,一个个的被他牵着鼻子走却毫不自知,谁又能想到,别人连想都不敢想的事,他竟然做到了。
一年后的今天,王靖的努力终于获得了回报,赵恒至今仍然能够回忆起当初王靖离开时说过的话,
陛下,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请陛下切记,本次收复燕云十六州,必先联应州,再吞朔州和寰州,至此可维持战局不变,倘若再谋其变,应以应州为主,若其胜,战局定,若其出师不利,宜稳不宜攻,请静观其变,等臣佳音,若臣不幸,只怨时运不济,千万不要擅出刀兵,让大宋深陷战局,切记切记……”
赵恒正感慨着,这时从朝堂上闪出一人,面对赵恒一拱手说道,
“父皇,新州回归乃是我朝的天大喜讯,这是上天和列祖列宗眷顾我朝,是我朝前线数万将士奋勇拼杀的结果,儿臣斗胆恳请父皇,犒劳远在新州的三军将士们。”
赵恒一看,原来是四皇子信王赵祉,他哈哈大笑“好,祉儿的话和朕的想法,不谋而合,朕也正有此意。”
看到赵恒如此高兴,赵祉心思微微一动,“父皇,不如就让儿臣替朝廷前去犒劳那些立下大功的将士吧?”
听到赵祉的话,在他旁边的大皇子隆王赵佑嘴角不由露出一丝冷笑,他已经猜到了自己这位四弟赵祉的那点小心思,新州刚刚被收复,尚未有任何势力插入,如果这个时候可以抢先一步前去酬军,那么前线的将士势力会对酬军的赵祉感恩戴德,用朝廷的钱去收买人心,这也会为赵祉夺储增加一些筹码。
“难得祉儿有此想法,理当如此,朕准了。”
赵恒点了点头,正准备答应下来,下面朝臣中又闪出一人,也拱手说道。
“父皇,儿臣认为信王此言不妥……”
说话的正是大皇子赵佑,对于自己二弟的心思他心知肚明,又怎么会让他如愿呢?
赵祉看了一眼神情平淡的赵佑,不由得讥讽着,“大哥,新州的将士立下大功,我身为皇子代表父皇去犒劳有何不可?莫非你想去不成?”
赵佑并没有理会赵祉,他看到宋真宗赵恒的目光,便清了清嗓子,面不改色的说道,
“父皇,儿臣斗胆请问如今新州的统帅是何人?”
“现在还没有任命,但以官阶来看应该是王靖,有什么问题么佑儿?”
“问题就出在这里”赵佑点了点头,向后环顾了一下朝堂内的军官将领们,朗声说道“目前占领新州的应州府军这次立下的是军功,根据朝廷律法,应由枢密院拟定立功人员名单,交由父皇审核,再由枢密院下发军功嘉奖,而且军功当由在军中担任要职的人宣布,二弟赵祉虽身份高贵,但一不在军中担任要职,二不属于枢密院管辖,他本意虽好,但是却不符合我朝的律法。”
说完这句话,赵佑看了一盘旁白的赵祉,后者脸色铁青一眼不发,笑道,“二弟,请不要误会,本王不是故意为难你,实在是祖宗律法上这么说,也只能这么办了。”
同时又面向宋真宗赵恒,对着群臣,郎朗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