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节 论功行赏

善战之宋 九龄不重名 1790 字 10个月前

“你见过他么?我没有啊。”

就连大皇子隆王赵佑和四皇子信王赵祉也互相看了一看,但从两人目光交汇中都发现了对方的茫然,这家伙到底什么来历。

而此时最惊讶和生气的要数这些一等军功和二等军功的将军们,这些人都是北征将领,任意拿出来一个都是桀骜不逊的角色。

所谓君不患寡而患不均,本来立下战功获得封赏是件大喜事,但是当他们突然发现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角色竟然排在了军功最前面,顿觉备受委屈,心态变得极不平衡。

他奶奶个熊滴,老子在战场上不要命的时候怎么没看到他,现在领军功了结果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了。这小子到底是特么谁啊!

底下议论的人群中,要属北征军这些将领反映最为激烈。

身为征西大元帅的曹彬,获取一等军功那是理所当然,甚至可谓是众望所归,田仁朗、石宝吉、莫罗山三人都是北征军中单领一路的将军,获取一等军功也完全合情合理,至于军都指挥使李泰,虽然从级别上稍显不足,但是毕竟是从皇城司调过来的,一等军功怎么也不能全部都给太原道,也能勉强说得过去,但是……这个叫张靖的家伙……他是从哪里蹦出来的啊?

他也配?

在互相询问得知都不知道这个人后,这些北征军的将领们就更加愤愤不平,义愤填膺了,交头接耳的闹哄哄一片。

这也就是在文德殿上,要是在军营里,他们早就一拥而上,围着曹彬要个说法了,直到宋真宗拍了一下龙椅,这些将领们才一个个的老实起来。

不过显然宋真宗不是一个扫雅兴的人,今天在文德殿并没有责罚他们,而是摆了摆手,示意让侍从继续念下去。

“四等功一百二十三人,太原道军都指挥使洪源……”

经过一个多时辰的宣读,侍从总算松了一口气,四等军功的名单终于宣读完毕,至于四等军功以后的人员,会按照呈上来的名单,经朝廷查实核准,然后下拨钱款。

和最初曹彬递交给宋真宗的立功名册不同,内容上稍微发生了点变化,赵祯的战功被宋真宗赵恒朱笔划了下去,将大元帅曹彬加入了名单里,其他人并没有什么调整。

其实,就如册封上所说的,这对曹彬到没有什么意义,他早已经位列极致,和左丞相王旦、右丞相李沆并称为大宋三国公,只不过,宋真宗赵恒将其名字列入其中,更应该是体现其器重之意罢了。

还有,在宋朝有皇子不封爵这一说,也就是说,皇子没有爵位之分,就算没有资格争夺王位,至少也是个郡王,宋真宗拿掉寿春郡王赵祯也在情理之中。

张靖很幸运,虽然正四品的上轻车都尉不算大也不算小,但整个宋朝大大小小有勋的人也不过四百人,他现在也算是一名迈入宋朝上流阶层的人了。

……

曹国公府

“老爷,庸礤大人求见。”

“不见,就说我去隆王府了。”

“可是,庸礤大人是和隆王一起来的。”

“那就说我去杨继业将军那里了。”

“老爷,和庸礤大人、大皇子一道的,还有杨继业将军。”

“不会吧,用得着这么夸张么?”

“老爷,不光是他们,门外还有很多人在外边等着求见呢。”

曹彬感觉这段时间自己都要疯了,这几天不停的有人前来府上,询问那个叫张靖的都头到底什么来历,是属于大皇子派系、四皇子的派系还是属于中立派,师承何人啊,是哪个家族的嫡子啊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