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元帅客气,但说无妨。”
“清河一战,关系到我宋军安危,乃整个战役之转折点,但要说更重要的,却还是因为粮草供应充足,殿下在如此众多辽军的包围下,不但能够从中斡旋,甚至还保留下如此众多的粮草,时到今曰,每每想起殿下这种天马行空的韬略,仍让老臣感慨不已,回味无穷,自愧不如,敢问殿下当时是如何想出此种计策的。”
“曹元帅,实不相瞒,其实想出这种注意的并非本王,而是我手下的一位都头。”寿春郡王赵祯说道。
“哦,只是一个都头?”,曹彬一阵惊叹,又问道,“那请问殿下,那个都头是否能够让老夫见上一面呢?”
“这有何难,他现在就在本王这里”,赵祯笑了笑,从外面叫来一个随从,简单说了几句,很快,那个随从就带着张靖走了过来。
看到张靖的瞬间,曹彬眼神之中颇有一些惊奇,“哦?这位小兄弟就是殿下您说的那个都头?”
“寿春郡王殿下,曹元帅……”
张靖进入之后,就看到曹彬和寿春郡王赵祯坐在一起,便上前施礼。
“
“呵呵,你就是殿下口中的那个都头吧,你过来点,正好老夫有一事想问。”曹彬朝着张靖招了招手。
“是。”
张靖微低着头走了过去,他刚进来的时候就发现,曹彬元帅虽然表面很恭敬寿春郡王赵祯,但是言谈举止间却充满了傲色。
“元帅好。”张靖表现得很恭敬。
曹彬上下仔细打量了一下他,然后点了点头。
“好好,不错不错,小子年轻有为,你小子这次立下战功,本帅一定会奏明圣上,论功行赏的,对了,你以前在哪里任职?家里……都有什么人啊?”
“启禀元帅,小人在北征前是皇城司北大营三军第六营第五都的,家父王北欢,中书舍人,三年前病故,家祖王钦若,现在朝廷任职。”张靖淡淡说道,他明白曹彬的话,是想问问自己的出身和家境。
“哦?原来你是一品太子太保王钦若的贤孙啊,难怪这么优秀。”
听到张靖的话,曹彬脸上立刻换了笑容,这王钦若也是,把自己孙子送到自己北征军里,也不和我说,这是不是见外,是不是见外,回到汴京的时候非要好好说说他不可。
“在元帅面前不敢炫耀,小人平时只是抖个小机灵,恰逢其会,难登大雅之堂。”
“呵呵,你小子还没入朝堂就染上了朝堂之气,怎么说出的话和王钦若一个模子里刻出来一样,对了,老夫有一件事情想问问你,你来说说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