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七节 分一杯羹

飒飒西风 居简 2369 字 10个月前

大理寺,书房内。

刘驽手持书卷,目光粘在书页上,迟迟不肯挪开。

书名《史记》,太史公所著,他自小便喜欢读。

此刻他正在读的乃是项羽本纪,内容如下:

项王已定东海来,西,与汉俱临广武而军,相守数月。当此时,彭越数反梁地,绝楚粮食,项王患之。为高俎,置太公其上,告汉王曰:“今不急下,吾烹太公。”汉王曰:“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曰‘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而幸分一杯羹。”项王怒,欲杀之。项伯曰:“天下事未可知,且为天下者不顾家,虽杀之无益,只益祸耳。

书中说得是,项羽以高祖刘邦的父亲刘太公作为要挟,要求刘邦投降,否则就烹杀刘太公。刘邦却不为所动,要求在父亲被炖熟后分上一杯肉羹。项羽恼羞成怒,却拿这种软硬不吃的人毫无办法。

刘驽读后掩卷沉思,两行清泪顺着黝黑的脸庞落下。

他不是刘邦,无法做到六亲不认,肝肠如铁。

倘若真的能找到父亲的下落,他即便上刀山下火海,拼了命也要将父亲接回来。

但有一个前提,绝不能因此被他人所左右。

只因在这乱世中,若失去掌控自我的能力,生死和前程便从此交付他人,遑论顾及家人?

此时,有衙役过来敲门,“启禀大人,有人求见!”

“哦,何人?”刘驽从沉思中惊醒过来,隔着门问道。

“不知道,那人遮着面,其实还带着个人。总共两个人,两个人都蒙着脸。”衙役说话次序混乱,有些没有头绪。

“既然不知是谁,他们怎么进来的?”刘驽感到奇怪,推开了屋门。

衙役面对正卿大人有些紧张,“不……不知道这两人怎么进来的,反正就突然出现在院子里了。”

刘驽听了狄辛的话,好似当头被浇了一瓢冷水,浑身发凉。

他先前曾托付萧呵哒和朱温寻找父母,可掌剑门的人手实在太少,天下如此之大,加上适逢乱世,想找到一两个人实在是太难了。

至于师兄朱温,两人之间讯息不通,已经很久没有见面。并且朱温身兼统军大任,再让其花心思去寻人,只怕是分身乏术。

刘驽明白狄辛话中有话,而自己切不可流露出急切的情绪,否则可能会被这个精明的废帝趁机要挟。

他故作镇静道:“请问狄公子打听到了甚么消息,可否给刘某透露一点?”

狄辛轻轻一笑,脸上乃是掩不住的得意,“下面的人告诉我,你的父母早在黄巢攻打广州时就已被傅灵运救走。只不过傅灵运分外看不起你父亲,认为其出身低微,配不上你的母亲。傅灵运将你母亲关进了眉镇,不允许她外出一步。至于你的父亲,傅灵运任其自生自灭,至今仍在江湖上流浪。”

“流浪……”虽然刘驽在努力克制自己的情绪,但是听见了这两个字后,眼角仍有些微红。

“是的,流浪。”狄辛忍不住咧嘴笑开了,作为曾经当过皇帝的人,他似乎天生对其他人的苦痛不太敏感,甚至有些麻木,“如果刘大人愿意跟我合作,加入黒鸦组织,那我可以考虑发动下面的人,帮你寻找父亲的下落。”

“狄公子,你我之间大可以合作,但是必须是你跟着我去做事,而非我加入你的组织。这一点,你必须得明白!”刘驽一脸正色道。

“刘大人,这可是事关你父亲的生死,你难道不肯为了父亲稍作让步吗,反正是你我联手,谁来领头又有何区别呢?”狄辛不可思议地睁大了眼睛,他无法相信眼前这人竟连自己亲生父亲的生死也不顾。

刘驽苦笑,多年来经历的残酷斗争让他明白,对于一个合格的权谋者来说,眼泪不仅不是筹码,反而可能是致命的软肋。

哀求和让步,从来都是最低等的方法。

眼下长安城外,一场大战在即,狄辛为了恢复帝位,必然动用所有的力量侦查敌情,不可能因为他的悲伤,就轻易把珍贵的资源用在他父亲身上。反而可能将他的父亲当作诱饵,一步一步地诱导他陷入无法脱身的境地。

若是那样,他和父亲都不会安全。

“父亲的生死又如何,我们都是谋天下的人,该不拘小节才对。”刘驽冲狄辛一笑,“如果狄公子找到我父亲的下落,无论境况如何,还请通知我一声。”

“假如死了呢。”狄辛挑衅地问道。

刘驽狠狠地瞪了他一眼,“那我就找人陪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