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9章】 寻刀

宋道无疆 隔壁老黄哥 1766 字 10个月前

却没想到,这场在《宋道》之中用了不足数千字描述的农民起义,却依旧在“宋道宇宙”之中占据了一席之地,推演出了杨老爹、黄二杆子甚至还有那江陵府兵马都监崔成等等鲜活的人物来。

听得杨老爹如此推介,黄昊也不迟疑,便接过了这把兵马都监自用级别的掉刀来瞧,待得黄昊将刀从匣中抽出,但见得这把掉刀全长不过三尺,重有十余斤模样,短柄带插口,刀身两刃,刃首上阔,山字之制,形制如桨,与之相配的除了以上好铁木制成的刀匣之外,还有一根四尺长的铁柲柄棍。

此刀用时,可卸下柄棍配在腰间作为仪仗之刃,也可接上柄棍作为长兵,可惜叫黄昊不喜的是,这刀让他瞧来怎么都觉得别扭,因为这掉刀的外形,分明就是三尖两刃刀被去掉了两刃的模样。

而实际上,《武经总要》也的确记载掉刀有一种“两刃山字之制”,根本就是后世的“三尖两刃刀”,只是这种“全刃”版的掉刀不好入匣,这才有了如今黄昊所见这种去掉两刃的版本。

当然,就算去掉了两刃,这种掉刀也是头大身子细,根本不能入鞘,只能以侧面破开的刀匣来盛放。

而且根据黄昊研究宋史所见,这崔成自用的掉刀根本就是一把仪刀,正儿八经作战用的掉刀基本上没有轻于三十斤的。须得知道掉刀这种兵器,可是《武经总要》中所记载的七种长柄战刀中居首的兵器,除被《宋史》提到之外,也在《宋会要辑稿》中提到了两次。

而掉刀之所以被如此重视,首先当然是因为掉刀的威力巨大,在战斗中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掉刀刃部宽阔,看似重心过分靠前,实际上这也正是所有中国长柄战刀的特点,只是掉刀将这个特点发挥到了极致。

掉刀在重量不太过分的情况下,它的奇特造型使得它轻易可以获得足够的劈砍力,其威力足以将人拦腰斩断。步兵列阵使用的话,将掉刀高高举起,敌军冲击时瞬间落下,则足以将敌人的马头砍下,甚至在密集的阵型下,敌人的骑兵会连人带马被斩成数段。

另外,虽然掉刀重心靠前,灵活度有欠缺,但是他的两刃设计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普通的长刀在进行“撩”、“挂”等动作的时候,为了保证正确的刀筋(即运刀轨迹),需要将刀头调转方向,而两刃的掉刀则不需如此,在劈砍之后,顺势一提便是“撩”击,可以迅速补刀。

由于元代禁武禁器的原因,掉刀的传承源流断绝,后人根据史料推测,这掉刀或有可能就是唐陌刀的宋代魔改加强版。

不过,说来说去,黄昊就是不喜欢就是不喜欢,于是便也客气的放下,然后拿起了一把短杆的戟刀来瞧看。

这戟刀实际上也就是单耳青龙戟的宋代别名,如黄昊拿起这把,全长莫约四尺二寸,柄长约三尺二寸,枪尖五寸、枪刃五寸,月刃一尺,杆身有鹅卵粗细(至少超过四厘米)整把短戟看上去都是熟铁打造,入手的分量颇沉,莫约重有二十余斤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