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余波

帝国海权 星光破裂 3334 字 10个月前

然而德国人的大肆宣传帮了凯斯一把。英国皇家海军准将被德国俘虏?!这简直是奇耻大辱啊!这一消息引发了英国国内对皇家海军口诛笔伐的又一轮高潮,见情况不对,白厅里的那些海军部官僚们立刻把蒂里特准将丢出来背锅。

本来嘛,我们以为你战死了,那也就算了,你现在既然还活着,那么当初策划赫尔戈兰湾海战也有你蒂里特一份,现在就来背锅吧。

而蒂里特人在德国的战俘营,连辩解的能力都没有,自然成了公众集火的对象。从来不嫌事大的英国媒体更是抓着蒂里特不放,拿德国宣传的指挥着阿里阿德涅号死战不退,最终与舰同沉的瓦里斯中校作对比,痛批蒂里特为何不光荣的与舰同沉,来维护皇家海军的荣耀。

而实际上德国海军将蒂里特从海里捞起来时这位准将阁下身受重伤在海水里泡了数个小时,已经神志不清奄奄一息了。即使在英国公众对他的批判达到最高潮的时候,这位可怜的准将依然躺在病床上在生死线上挣扎。

不过事实对于英国海军部和英国媒体都已经不重要了,海军部需要有人背锅,而媒体需要靶子,军人的尊严和荣耀在这一刻被无情地践踏。逃过一劫的凯斯准将对此毫无庆幸之感,对于自己的好友被媒体批判的体无完肤只能感到深深的无奈和悲凉。

不过一位准将的心情海军部的官僚们并没有兴趣关心,他们现在必须要应对赫尔戈兰湾海战带来的一系列后续影响。

9月8日的舰船损失对财大气粗的皇家海军来说不过九牛一毛。

“赤锈舰队”内的那6艘老旧巡洋舰本来就难堪大任;较为新锐的城级轻型巡洋舰的损失虽然心疼,不过皇家海军内部对其较低的航速也不是很满意,原本就计划用以林仙级为首的更快速的轻型巡洋舰进行全面取代,所以这样的损失到也不至于让他们捶胸顿足、痛不欲生。

损失尚在能接受的范围内,但是丢掉的面子是彻底找不回来了。

虽然还有激进派叫嚣着要用一次舰队决战来洗刷屈辱,但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支持谨慎稳健的杰里科的远程封锁理论,“既然皇家海军不用决战就能获得最终的胜利,那么为什么不这么做呢?”

因此皇家海军一方面进一步加强了远程封锁力量,对进入北海的中立国船只进行更为严密的的检查,另一方面加强了戒备,等待着德国大洋舰队可能的报复行动。

不过英国人想不到的是,德国人的行动会来的那么快,那么大,那么狠。

1914年9月8日爆发的赫尔戈兰湾海战的结果在极短的时间内传遍了整个欧洲,继而扩散到了美洲和亚洲,不容置辩的战损比让英国皇家海军大失颜面。没有多少人了解,也没有多少人在乎这场海战的过程,人们只知道在一场英国皇家海军主动发起的海战中,战无不胜的英国皇家海军吃了败仗。

德国宣传机构以和平时期根本不可能出现的高效率将胜利的消息传遍全国。

9月11日,皇帝约阿希姆陛下在威廉港的码头上亲自嘉奖参加了海战的海军官兵,海军总参谋部递交的8枚一级铁十字勋章、183枚二级铁十字勋章的申请报告在皇帝的授意下被大开绿灯,全数批准。

而且皇帝的慷慨远超海军总参谋部的预料,陛下大笔一挥,又另外增加了1枚功勋勋章、1枚一级铁十字勋章、500枚二级铁十字勋章发给海军。这500枚二级铁十字勋章用皇帝陛下的话说就是:总参谋部想发给谁就发给谁,到时候补个报告就行了。陆军那边二级铁十字勋章已经流水一样哗哗的在发了,自然不能亏待了海军。不过为了不让勋章迅速贬值,更高级的勋章的把关还是不能放松的。

皇帝慷慨导致这次嘉奖在海军历史上创下了多个记录:

德国海军有史以来规模最大、受勋数量最多的一次嘉奖;德国海军军官第一次获得功勋勋章;德国海军阵亡军官第一次获得追授勋章。

由于普鲁士军队的传统,作战中为国牺牲被认为是军人的最高荣耀,任何嘉奖在这种最高荣誉面前都苍白无力,因此规定不得为阵亡军人颁发勋章。

这条规定在功勋勋章设立后仅打破过两次。第一次在1864年与丹麦发生的迪普尔战役后,这场伤亡惨重的战争让威廉一世一次性颁发了超过30枚pl,其中一枚颁发给了阵亡的弗里德里希?威廉?冯?贝伦少校,而第二次则是颁发给在普奥战争中阵亡的施瓦比亚皇族安顿?约瑟夫王子。现在,随舰同沉的瓦里斯中校成为了功勋勋章设立以来的第三人。

除了追授的阿里阿德涅号副舰长和因为重伤还在躺医院的霍恩洛厄号重型型巡洋舰舰长外,包括马斯少将、卡尔普夫上校、韦迪根上尉、赫兴上尉在内的7人在码头上由皇帝陛下亲手佩戴上一级铁十字勋章。

并且由皇帝陛下亲自宣布,就在威廉港内正在建造的伊丽莎白代舰被正式命名为俾斯麦侯爵号,原俾斯麦侯爵号上的水兵可自愿申请前往新的俾斯麦侯爵号上服役,申请将会全部被批准。

这个消息让在码头上的原俾斯麦侯爵号上的水兵一片欢腾,甚至比自己即将获得二级铁十字勋章更让他们兴奋。

如此大张旗鼓的嘉奖就是为宣传,宣传部门也没有让皇帝陛下失望。很快,这场嘉奖的报道和这些官兵们的事迹在整个德国流传开来。

海军的胜利在德国境内掀起一股热潮,虽然陆军那边各种勋章也是不停的在颁发,但是自开战以来的第一枚pl是给了海军的!而且民众们并不关心陆军击退了敌人多少次进攻,他们只看到陆军在法国前线上举步维艰,在东普鲁士不断后撤。海军的胜利给了他们一个宣泄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