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人问干什么?”约亨有些惊奇的问到:“这事和他们意大利人没什么关系吧?”
“陛下,自从奥斯曼帝国政变之后。意大利在北非的行动就开始更加频繁起来,我想他们可能是认为奥斯曼国内政治动荡可能会造成对北非的控制力的削弱。不过之后奥斯曼新政府迅速稳定住了局势,而且和我们的合作反而让奥斯曼新政府对国内的控制能力不降反升。因此意大利人认为如果想要继续他们在北非的行动,可能就需要考虑我国的反应了。”马沙尔推测到。
“哦,我明白了,意大利人想对黎波里塔尼亚和昔兰尼加动手了。”约亨立刻恍然大悟:“这帮墙头草,还真是会挑时机啊。”
黎波里塔尼亚和昔兰尼加就是未来的利比亚地区。这里虽然在后世盛产石油,但是现在不过是一块荒漠,毫无经济价值。利比亚的石油资源被发现要到二战前不久,意大利人在自己参战前倒是派遣过一些钻探队去过,但是基本一无所获,否则二战意大利也不会因为缺油,到最后海军全体趴窝了。
因此约亨对利比亚根本没什么想法,就算能找到油田所在位置又怎么样?以现在的技术水平根本挖不出要到5-60年代才能开采的深层原油,有着尼日利亚的优质浅层油用的德国完全没必要在利比亚这种地方费精力。
虽然没有经济价值,但是意大利人更看重的是这里的战略价值。它与西西里岛对峙,可控制地中海中部较狭窄的海面。所以当法国侵占了阿尔及利亚、突尼斯后想对黎波里塔尼亚和昔兰尼加动手的时候,当时在欧洲还根本说不上话的意大利就坚决反对,通过与德国以及当时还健在的奥匈结盟,向当时和法国关系糟糕的英国示好,最终阻止了法国人的行动。
此后意大利人就开始不断扩大自己在这两地的势力,准备伺机吞并这里。不过之后和埃塞俄比亚的战争中遭遇挫折的意大利开始小心谨慎起来。为了避免重蹈覆辙,意大利人一直不敢擅开战端,直到奥斯曼土耳其发生内乱。
然而第一次革命奥斯曼苏丹怂的太快,革命党人也没有推翻苏丹。国家整体政治局势没有发生大的变动,意大利人来没来得及开始准备一切就都结束了,所以意大利人只能偃旗息鼓。
不过没多久二次革命又接着到来,苏丹都被换了一个。之前有了准备的意大利人眼看可以动手了。结果奥斯曼新政府不仅稳定了局势还牵上了德国这条线,这又让他们不敢轻举妄动了,不甘心的意大利人自然想要从德国人这里探探口风。
明白过来的约亨哭笑不得,历史上意大利和奥斯曼在1911年开战是因为此时德国和法国深陷第二次摩洛哥危机,整个欧洲此时根本没空来管意大利。但是现在在上次摩洛哥危机中怂了的法国不仅在摩洛哥问题上做出了让步,而且德国和法国两国的银行还联手以摩洛哥关税为担保向摩洛哥苏丹贷款1亿法郎。两国联手加深对摩洛哥政府的经济控制。
虽然英国人当然不愿意看到法德靠拢而从中作梗,法国人在矿产和铁路等一些问题上还在和德国人明争暗斗,但是想要在1911年硬气起来和德国在摩洛哥问题上再撕逼一次的可能性不大。约亨估么着法国人要想有这个胆子怎么着也得等到他的无畏舰完工,超无畏舰开工以后。
但是现在意大利这个时候就蠢蠢欲动胆子看来真是大了。
。
1910年9月的亚得里亚海内,4艘维特尔斯巴赫级、4艘凯撒?腓特烈三世级和4艘勃兰登堡级共12艘前无畏舰以及数艘轻型巡洋舰和驱逐舰组成的庞大德国舰队正在这里演习。
这样的一幕虽然十分壮观,但是在亚德里亚海内并非稀奇,不过这次却有些与众不同,那就是整齐而壮观的德国战列舰编队后面还跟着一艘看上去极其寒碜的军舰,就连旁边护航的德国轻型巡洋舰都看上去更为先进和强大。
在全是万吨级以上的德国前无畏舰组成的战列线中,一艘又小又丑的战舰却混迹其中,让原本威风凛凛的战列线变得十分的滑稽。
这样的一幕让站在这艘战舰舰桥上的侯赛因?拉乌夫不自觉的叹了口气,自己脚下的战舰正是自己的祖国此时唯一能拿的出手大型战舰,刚刚在德国人这完成了改装的米苏迪斯号前无畏舰。
为了让家里一艘主力舰都没有了奥斯曼土耳其海军能尽快有个镇场子的战舰,的里雅斯特造船厂也是开足了马力,用最快的时间将米苏迪斯号改装完毕,不仅更换了德制240毫米主炮,还顺便更换了测距仪、安装了火控台。后主桅也改成了德国式样的柱状桅杆,顶部安装了射击指挥室。
改装完毕后的米苏迪斯号焕然一新,看上去的确颇有战斗力。但是现在放在德国人的舰队里,米苏迪斯号立刻成了混迹在天鹅群中的鸭子,这种强烈对比让人几乎抬不起头。
这么想着的拉乌夫低头看了一眼自己身上穿着的德国海军军服,藏青色的德国海军秋季制服在身边全是黄色制服的奥斯曼舰员中显得异常醒目。
不过这种与众不同并不会惹来自己同僚的猜忌的眼光,反而所有人看着这套制服参杂着羡慕、敬畏和嫉妒的情绪。因为这套制服表明了拉乌夫现在的身份——奥斯曼帝国海军派往德国海军进修的学员。
拉乌夫此时正在位于里耶卡的皇家大洋学院学习,在奥地利王国内的海军学员学习的奥斯曼学员都被叫到米苏迪斯号上参加这次演习,之后他们一些人将会得到前往德国战舰上实习的机会。
因此此时舰上和拉乌夫一样穿着德国海军制服的奥斯曼人并不少,而且全部堪称舰上的特权阶级,因为这些学员无一例外前途光明。
不仅是奥斯曼海军高层对这些学员毕业后的能力相当看重,而且奥斯曼海军内的德国教官对这些学员也是青眼相加。拉乌夫已经不仅一次看到米苏迪斯号上的德国炮术教官将奥斯曼炮手骂的狗血淋头了。
不过见到身上穿着德国海军制服的拉乌夫向自己敬礼后居然能从那硬的像铁板一样的脸上挤出一点笑容出来点头示意。然后拉乌夫就从那些被骂的大气都不敢喘的奥斯曼炮手的眼中看到敬畏的情绪来。
不过拉乌夫也并没有什么看不起这些一身土黄的奥斯曼水兵的意思,因为自己刚进入学院的时候同样是被自己的德国教官狠狠的操练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