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又能攻又能守的陆军利器的出现,让戈尔茨产生以装甲单位为进攻核心的想法也很顺理成章,反正现在也没有坦克这个概念。而一战的坦克无法成为进攻核心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速度太慢了,行程太短。但是现在德国人的突击炮凭借着100马力的发动机最高公路时速能达到23千米时,最大行程也有110千米,勉勉强强能满足戈尔茨的机动作战的需求。
“但是一个步兵师内只有突击炮是不可能的,步兵跟不上你的推进速度,而且只靠75毫米野战炮也啃不下硬骨头,进攻能力还是受到了限制。”约亨说到:“突击炮是步兵突击战术的补充,用来打出突破口,真正用来撕开对方防线的还是要依靠大量的后续兵力和重火力的不断投入才能做到。”
“这点我也考虑到了。”戈尔茨点了点头回答到:“最初我曾经考虑用我们最新的重型卡车为基础制造装甲汽车用来运载步兵,但是其对公路的依赖性太大,很难在野外跟上突击炮,因此我觉得用一号突击炮的底盘来制作步兵运载车,只保留能够防御机枪的防护水平,这样就可以解决步兵跟随突击炮的问题。
至于75毫米炮火力不足的问题也很好解决,一号突击炮的13吨重量上其固定战斗室占用了相当大的部分,如果我们取消固定战斗室,而在车体上直接安装火炮则应该可以装备陆军的1899型105毫米30倍径加农炮。这样一来火力不足的问题也能得到解决。”
这可真是个大手笔,约亨感叹道,突击炮在这里担当了坦克的角色,步兵运载车则可以实现步坦协同,而105毫米加农炮又有足够强大的火力,这样的一支部队的确能够更加完美的实施穿插机动,迂回强攻都不虚,只要不是对上要塞,还真没有多少人能拖住他们的进攻脚步。这的的确确是一支机械化步兵师的配置。
对于戈尔茨能有这种想法约亨感到十分高兴,不成熟没关系!不完善不要紧!这种想法的出现至少表示德国陆军的确是向着走出堑壕战思想的禁锢迈出了极为重要的一步。仅仅只是突击炮这一个新装备的出现,就为陆军战术推开了一扇新的大门,这种思想当然要支持。
很显然,约亨忘了德国陆军现在远远超出时代的汽车装备数量所带来的巨大改变了,没有足够的运输能力,机械化推进不过是个笑话,不过现在对于约亨来说这并不重要,自己完全为这种新思想的出现而感到兴奋。
“这样的投入可以不是一两个步兵师的花费可以就足够的!”不过还没等约亨说什么,一旁的马沙尔先开口了,这样的计划显然让他吓了一跳,原本认为充其量不过是普通步兵师里多增加些大炮机枪卡车什么的,但是现在戈尔茨显然是想玩个大的,这么一搞,增加的经费投进去后还能剩多少用到其他地方?
“我认为可以试试。”约亨截断了马沙尔的话:“这样的一支部队完全可以作为进攻的矛头来使用,虽然花费是大了不少,但是其能发挥出来的作用也不是一两个步兵师可以相提并论的。再说了,我们增加陆军的经费又不是只是今年一年,这样的一支部队也不是他戈尔茨一年就能搭建起来的,光新式车辆就能让他等上不少时间,慢慢来,我们现在还有时间。阿道夫你只管拨款,怎么花那是他科尔玛的事,而我则只希望看到结果。”
。
“陛下,我想打造的是一支完全由机械代替牲畜的机动部队。”戈尔茨兴奋的说到:“一支可以快速机动,撕扯对方防线的部队。传统的骑兵在机枪、堑壕和铁丝网面前毫无还手之力,而骑兵所能做的迂回、穿插,现在用车辆也能做到,而且可以做的更好。而骑兵缺乏重火力的问题也可以得到解决。”
纯机械化部队?约亨听得有些傻眼,戈尔茨这想法有些超前啊。就算当初施利芬在任时不断增加军队内汽车的数量也不过是提高部队的摩托化程度,而且其实到目前为止也没有任何一支部队完全抛弃骡马,因此大都还是半摩托化部队。
戈尔茨这一步显然迈的有点大,与使用车辆机动,抵达预定地点后下车,步行进入交战区域的摩托化部队不同,一支机动到哪就打到哪的,没有牲畜,完全使用载具的骑兵部队这妥妥的就是机械化部队。
“完全用机械代替马匹的骑兵?你想要骑兵们放弃高大的汉诺威战马而改骑摩托车吗?”约亨笑着开玩笑道。
“当然不是,陛下。”戈尔茨也看出来约亨在开玩笑,也同样笑了起来:“如果是那样的话,我直接改组一个骑兵师就可以了。不过我想要的是一支可以像骑兵一样机动的步兵师。”
“让他们抛弃自己心爱的战马去骑全是噪音的摩托车?这可是会让那些将战马视为一切的家伙们比死了还难受的。”约亨笑着说到。
“那么你这支部队准备如何构建?”开完了玩笑约亨正色问到:“只依靠卡车可无法满足你的要求。”
“是的,陛下,卡车无法直接进入战场,就算是装甲汽车,地形对其的限制也很大,因此并不满足机动到哪作战到哪的需求,因此卡车只能满足后勤、通信等工作,和现在其他部队的使用方式是一样的。
而真正可以投入战场作战的,则是有着装甲防护的履带式车辆,突击炮的出现完美的解决了我的部队构架中最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一种有着足够的火力、坚实的装甲和良好的机动能力的武器,因此我才有了围绕突击炮来构建机动进攻力量的想法。”戈尔茨回答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