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份礼物会让自己成为自十字军东征之后第一个获得了伊斯坦布尔土地的基督教君主,而且西奈山据传是圣母玛利亚的故居,这份礼物堪称贵重无比,轰动整个欧洲那将是必然的。
而哈米德二世自然也是打着这样的打算,用一份轰动整个欧洲的礼物来向外界宣告与德意志帝国之间的关系,同时还能给正值壮年的德意志皇帝带去偌大的满足感和虚荣心,这样对自己的境况就有了更好的帮助。至少从眼前德意志皇帝的反应来看,自己送出的礼物的确起到了效果。
见约亨收下了这份大礼,哈米德二世如释重负。
虚与委蛇的差不过后,约亨终于将话题带回正轨:“实不相瞒,哈米德陛下,此前贵国发生了那样的震荡,作为贵国的友好合作伙伴,德国方面对贵国的局势很是担忧。这样的动荡是否会因为贵国的政治局势的变化而受到影响?
我们之前和贵国进行的各类合作还能否继续进行下去?尤其是我们现在还有一个重大的工程项目在进行的情况下,原本还希望从柏林直达伊斯坦布尔的呢,而现在还不得不先前往维也纳。”
约亨暗暗的点出自己对3b铁路的建设速度让自己感到不满,其实在奥地利王国已经是德意志帝国的一部分,铁路网也已经完成了与德国境内的合并后,约亨此趟旅程完全没有受到任何阻碍,也就是在路程上稍稍绕了点远路。
但是约亨在乎的是3b铁路建成后所带来了经济以及军事价值,毕竟从柏林直接连接伊斯坦布尔和绕道维也纳意义完全不同,一旦战争爆发,德国在有余力的情况下完全可以通过3b铁路向奥斯曼提供支援,而奥斯曼也可以为德国提供所需的资源。但是绕道维也纳就会挤占德国对东南线提供支援的运力。
在3b铁路德国境内的路段早已修建完毕后,奥斯曼境内这段还在磨磨蹭蹭,迟迟不能完工的情况下,约亨有所不满也是正常的。
毕竟巴格达前往波斯湾那段当初是交给英国人负责的,给你下绊子也很正常,但是从巴格达往东的这段可是德土合作,如此拖拖拉拉的结果自然是因为奥斯曼人的不配合。
当然这里面有英国人政治上从中作梗的原因,但是约亨可不管这些,现在你土耳其人要么专心配合我德意志的工作,要么就直接和英国人混去吧,前提是英国人肯接纳你,尤其是在拉拢俄国的如此紧要关头。
面对约亨的不满,哈米德二世立刻回应到:“请约阿希姆陛下放心,贵国和奥斯曼帝国的的一切合作都将继续进行,并不会因为任何局势变化而产生变动,并且这种合作还将继续深化下去。至于在巴格达铁路问题上,我会命令加快建设速度,全力配合贵国的工作。”
到了这个时候还在宣扬自己拥有奥斯曼帝国的绝对领导权啊,约亨面带微笑的点头示意,但是心中却不以为然,虽然土耳其青年党满足于“监督者”的位置,但是哈米德二世你真的认为自己还能指挥的动这个帝国吗?
。
刚刚经历过一场政治大地震的伊斯坦布尔矗立在欧亚交汇之处,这座曾经东罗马帝国的都城至今依然彰显着它往日的荣光和辉煌。
在炎炎的夏日中,这座千年古都此时却并没有因为酷热的天气而显得沉闷,伊斯坦布尔火车站外围满了人群,大街小巷悬挂着的黑白红的德意志国旗在黑海和马尔马拉海送来的阵阵海风中微微飘荡。
今天这里迎来了一位极为尊贵的客人,当约亨迈出装饰有霍亨佐伦家族家徽的车厢时,看到的就是满脸笑容主动迎了上来的奥斯曼帝国苏丹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看着哈米德二世那张带着讨好之意的老脸,约亨更加坚定了自己心中的计划。
其实也不能说哈米德二世没骨气,然而此时德意志皇帝的到来对他来说实在太重要了,从7月3日有人举起反旗,到起义军开进萨洛尼卡剑指伊斯坦布尔,仅仅21天。
仅仅21天,自己这个横跨欧亚的古老帝国的君主就大势已去,不得不满足乱党的要求,宣布恢复宪法,重开国会。
不仅如此,奥斯曼帝国这个虽然地理位置优越,但是却老迈不堪的帝国前有狼后有虎,在英俄两国之间的角力下求生存,现在又出现国内动荡,让周围的国家虎视眈眈。这种情况之下,欧洲强国德国的君主的到来无疑是一针强心剂。
德意志帝国的态度无疑能震慑周边蠢蠢欲动的宵小,而德意志皇帝如果能支持自己那么更能让自己重夺大权。
这对于害怕自己的权力有可能像科普鲁律时期那样被宰相和议会架空的哈米德二世来说宛如救命稻草。这种情况下,哈米德二世又怎么能摆出平等对待的态度来?
“尊敬的皇帝陛下,我代表奥斯曼全体人民,向您致以最诚挚的敬意和祝福,3亿穆斯林兄弟将会每天为您祈祷,祝愿您能得到真主的庇护。”哈米德二世说到。
听完翻译的转述之后,约亨同样满脸笑意的回答到:“感谢苏丹陛下的关怀,30年前,在柏林。两国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帝国杰出的宰相俾斯麦阁下为推动两国的友好关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今天我来到这里,同样向陛下致以诚挚的问候,并衷心希望两国的友好关系能永世长存。”
听着翻译的复述。哈米德二世的眼睛越来越亮,德意志皇帝在自己面前提起30年前的柏林会议是什么意思?那场由德国出面坑了俄国的会议让奥斯曼发现了一个可以从北极熊淫威下解救自己的救世主,自那一天起奥斯曼就开始努力向德国靠拢。
而那位一手缔造了这个现在欧洲极为强大的帝国的铁血宰相同样对奥斯曼递过去的橄榄枝很感兴趣。然而当眼前这位帝国第三代君主执掌政权后,德国对奥斯曼的态度就开始变得不咸不淡,若即若离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