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人的海军不用担心,他们估计连出港和皇家海军决战的胆量都没有,他们有点战斗力的也就是那10艘装备6门11英寸舰炮的战列舰,我们的舰队拥有着压倒性的优势。”和陆军大臣霍尔丹头疼的态度不同,海军大臣马奇班克斯倒是十分轻松:“我估计一旦开战,德国海军就准备做缩头乌龟了,只要地面上的战争持续的时间较短,那么对于被皇家海军封锁导致的损失就是德国人能够承受的,所以他们不会把自己宝贵的战舰派出来和我们进行一场没有丝毫获胜希望的战争的。
就算战争的时间变长,德国人正在建造的战列舰能够完工并服役也无法改变我们之间的力量对比,而且我想海军部是非常乐意让完成了训练的无畏号去检验一下她的战斗力的。”
“不过如果是这样的话,如果那些德国人还是不肯退让,并且最终爆发战争的话,我们恐怕在布尔战争结束仅仅5年后就要把我们的年轻人们送到一个比南非更可怕的战场上了,即使我们获得了最终的胜利,恐怕也是和布尔战争一样要付出巨大的代价。”班纳曼爵士对于战争的爆发依然十分担忧。
此时的英国也不是历史上的那个意识到如果不牢牢抓住法国,让法国和德国和解,就有可能导致德法俄三国走到一起,从而让自己的局势变得极端恶化的英国,因此在对法国提供多大的支持上依然有所疑虑。
不过虽然对于自己要亲自下场依然存在着一些担心和不情愿,但是认识到如果不帮助法国就有可能让自己的外交信用受损伤,所以即使有些不情愿,也已经比历史上的态度暧昧不清不愿承担协约义务已经好得多了
“如果德国人不愿意退让,那么我们也别无选择,首相阁下。”格雷十分无奈的说到:“如果我们对法国置之不理,那么各国都会认为我们行为卑劣,对盟友毫无忠诚,美国人会看轻我们;俄国人在亚洲事务方面将会认为不值得和我们进行任何的协商;日本将向其他国家重新寻求保障;我们将失去朋友,也无力再结交新朋友;德国奖高高兴兴的利用整个对我们不利的情势。”
“你说的没错,我们别无选择。”班纳曼爵士点了点头同意了格雷的话,然后有些喃喃自语的说到:“战争啊,想一想欧战发生的前景以及我们被拖入的可能性,这真的是蛮恐怖的。”
在座的所有人都听到了首相的喃喃自语,但是却无一例外的保持沉默,的确被拖入欧战的阴影下的确是恐怖的,但是大不列颠帝国在外交上被孤立那将是更加恐怖的事情,因此英国只能做出选择。
。
“俄国人现在忙于镇压国内的暴乱,根本没有精力去管摩洛哥的事情,而美国总统罗斯福则明确表示美国在北非的利益还没有大到让美国政府卷入此事的程度。德国人最有可能拉拢的两个国家已经确定不会站在德国人这边了,所以现在在外交上我们有着绝对的优势。”外交大臣格雷向首相亨利?甘贝尔-班纳曼爵士汇报到。
然而这样的外交成果并没有让他显得开心:“然而德国人对于我们召开多边会谈的提议根本不做理睬,我们所做的努力起不到任何作用。”
“德国政府显然并不打算屈服,他们不仅不准备接受我们和平解决问题的提议,反而还在加快对法国的军事威胁,现在德法边境已经聚集了德国陆军的大量部队,虽然我们无法得知德军调动的具体情况,不过德国人并没有全面动员,所以他们的简编师应该没有得到补充人员。我们认为德国人只调动了他们的满员师和常备师,我们保守估计德国陆军中总共31个满员和常备师中的20个以上已经在德法边境上部署完毕了。”英国陆军大臣霍尔丹向班纳曼爵士汇报到。
“也就是说现在德法边境有至少32万德国陆军随时都可以进攻法国是吗?”班纳曼爵士想了想后问到:“如果是这样的话似乎并不是很大的问题,法国人现在不也在向德法边境增兵吗?大概也有接近20万人了吧?依托法国人的堡垒群,抵挡32万德国军队的进攻似乎并不是太难吧?”
“问题是,现在德国人显然不准备在摩洛哥问题上让步,现在的兵力部署显然只是以打一场短期战争逼迫法国让步为目的的,但是如果战事升级,德国人可以很快集结更多的军队。”霍尔丹有些头疼的说到:“以法国人的速度,到时候德国人的优势就会被扩大。更重要的是,德国人一旦攻入法国境内,并取得一定的进展,我很担心法国政府继续坚持在摩洛哥问题上的态度的信心。”
“现在法国国内就已经有了对法国政府不满的声音,法国民众对德法双方在边境部署超过50万军队的现状感到担忧,认为这种对峙很可能导致冲突升级。”格雷同样十分为难:“法国民众似乎认为政府因为摩洛哥问题和德国开战十分愚蠢。我担心法国政府态度可能会发生变化。
法国政府内部已经传出了要求外交部长德尔卡塞辞职,让平息德国人的怒火,并且让总理罗维埃来和德国人谈判的消息,如果这种情况发生,那么恐怕就是最糟糕的状况了。”
此时的法国还不是历史上那个在两次摩洛哥危机中尝到了协约的甜头的法国,历史上两次摩洛哥危机最终都以德国惨遭耻辱性外交失败而告终后,法国意识到在英国的支持下自己就能够对抗德国。想要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洗雪色当和凡尔赛的耻辱就必须激化德国和英国的矛盾,因此法国开始倾向于在各种事务上对德国采取挑衅性的态度,而德国的每一次强硬回应都会导致英国对德国的警惕和针对日益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