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1905年过去了

帝国海权 星光破裂 3323 字 10个月前

自从1904年3月战争爆发以来,21个月的激战让远东的那片土地满目疮痍,双方军队上百万人的激烈碰撞,在一场场战役过后留下了尸横遍野的战场。而在更东面的海洋上,数十万吨的钢铁碰撞,让海底增加许多体积庞大的废铜烂铁。

数十万生命在在这里消逝,数亿英镑的财富在这里蒸发,这场旷日持久,而且无比惨烈的战争让整个世界为之震惊,因为自拿破仑战争后,已经很久没有什么战争比远东战场更为惨烈了。

时至今日,俄国人还在北满州地区地区继续和日本人僵持,由于战线的收缩,不断的增援,俄国人开始站稳了脚跟,并且随着冬季的来临,日本人开始无力继续向北推进,双方因此进入了对峙的状态。

虽说进入了对峙,但是双方的交火依然时有发生,依然每时每刻有着无数的生命在这里死去,白雪掩盖了一片狼藉的战场之后留下的银装素裹又会在枪炮声中重新变成混着鲜血和硝烟的肮脏泥泞。

局势在向约亨希望看到的方向发展,列宁回国开始领导布尔什维克的武装革命,虽然尼古拉二世在国内开始进行日本是战争挑起者的宣传,并且通过开空头支票,分化拉拢利诱的手段破坏反抗人群的团结,然而因为前期的镇压激起的反抗已经不是三言两语就能平息下去的,因此虽然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是也只是让情况没有继续恶化而已。

为了缓解国内的经济压力,尼古拉二世最终接受了维特伯爵的建议,决定将满洲铁路的建设权和南满铁路支线的维护经营权卖掉以换取资金。在德国人的牵线搭桥下,美俄双方在柏林进行了秘密会谈,最终达成协议,美国人以2000万美元约合4500万卢布买下,并许诺将支持俄国在远东利益最大限度的得到保存。

当然,这样的价格绝对是俄国人亏了,但是美国人的许诺和俄国的现状让尼古拉二世没有选择。不过由于收缩的俄军在北满洲稳住了战线,并且开始给继续进攻的日本人带去巨大伤亡的消息传来,还是坚定了尼古拉二世继续打下去的决心。

于是,在1905年12月,当寒冷的气候让日本人在满洲地区基本没有了任何军事活动的时候,认为北满洲的气候还很温暖的俄国人却开始积极行动起来,经过长时间的增援和集结,俄国军队得到了大量的补充,火炮机枪的数量再次拥有了对日本人的绝对优势。

不过因为前期的惨败让库洛帕特金没有信心再来一次大规模会战,因此俄国人的积极活动不过是开始对前期丢失的一些要点进行夺回,好让现在的俄军的防守阵线变得更加稳固。

不过这样略显胆小的决定反而能让俄国人集中更多的优势兵力来投入战斗,因此在长达1个月的反复争夺后,俄国人少有的用接近1:1的战损比,歼灭日军2万余人,夺回数个战略支撑要点,自此日本人想要继续北上彻底击败俄国人的可能性基本断绝。

而符拉迪沃斯托克的俄国舰队也在此时进行了数次出航,因为知道此时自己根本不是日本海军的对手,埃森带领舰队在日本海往往虚晃一枪后就立刻离开,因此取得的战果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是这对原本就已经紧张的日本航运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

而另一边,日本人开始支撑不住了,随着战事陷入胶着,原本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日本军队开始寸步难行,前线没有大胜的捷报传来,每天等来的都是阵亡名单的日本开始骚动起来。

为了能安抚国内情绪,并且再占领一些土地好逼迫俄国人就范,日本发动了对库页岛的进攻,有意调动包括俘获、打捞修复的俄国军舰在内的海军主力掩护陆军登陆,然而出乎日本人预料的是在库页岛上日军根本没有遇到任何抵抗。

原本日本人认为岛上可能驻扎的近万俄军全都不见踪影,虽然在占领了库页岛全境后日本人在国内宣传再获大捷,但是俄国人毫无反应的应对让日本人心中难安。

他们意识到,俄国人根本不在乎丢掉没什么太多价值的海上岛屿了,俄国人正在积攒实力准备反击,他们猜的没错,很快他们就见识到了严寒中的俄国人威力。

日本人高层开始发现情况开始不受自己控制了,而俄国人的冬季攻势对日本高层来说更是一个噩耗,损失两万余人,并且彻底丧失了在陆地上击溃俄国人的可能,那么随着俄国人继续在北满洲的增兵,俄军卷土重来,南下进攻将成定局。

这个时候日本人意识到再打下去恐怕就难以收场了,因此迫切的希望有人能拉自己一把,结束掉这场越陷越深的战争,他们开始频繁的接触美国人,却不知美国人已经不再是他们这一边的了。

另外一方面却让约亨有些出乎意料,那就是英国和法国走到一起的速度比想象中要慢的多,法国人在摩洛哥地区到现在为止依然没有任何小动作,法国人貌似还没有得到英国人的撑腰。

不过想了一下后约亨就明白了,英法还没有迅速靠近的原因还是因为自己怂恿俄国继续坚持在远东作战。法国人不能放着俄国人不管,因此面对俄国的贷款请求依然慷慨解囊,而英国人则不能放着日本人不管,同样对日本进行着援助。

这就让英法两国虽然有心靠近,但是却有着诸多阻挠,如果靠拢的太过明显,那么有可能让正在交战的日俄对英法产生不信任,法国人可不希望因为自己和英国靠拢,从而丢掉俄国这个可以牵制德国的准盟友。英国也同样不愿意让日本人误会自己在暗中接触俄国,这样一来,英法靠拢的速度就受到了影响。

两国都有心迅速靠拢,但又都心有疑虑,所以在日俄停战之前,两国之间的隔阂会一直存在,也许只有在某些特定的刺激下才能加速这一进程。

就在这个时刻,朴茨茅斯的造船厂内的一艘艨艟巨舰揭开了她一直以来的神秘面纱,一反常态的极为高调的举行了盛大的下水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