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海军革命

帝国海权 星光破裂 3301 字 10个月前

所以一切的改革都要让皇家海军减负,优化财政状况,最终建立以自己所设想的新式主力舰为核心的舰队,这样完成了技术革新的皇家海军可以在国家经济条件可以承受的情况下拥有一支技术和效率让所有对手望尘莫及,从而在更长远的未来继续保持全球海权。

塞尔伯恩伯爵并不在乎费舍尔怎么做到,他只在乎能不能做到,因此见到费舍尔早有想法很是高兴:“约翰,我已经和贝尔福阁下商量过,3人委员会会在这个月解散,我要你做好承担新工作的准备。”

“是,阁下。”听到新的任务,费舍尔面色一正,严肃的回应到。

“首先就是19051906年的海军预算,不仅不会增长,我希望你还要努力使之能够有所削减,我需要你完成19051906年的海军预算框架,然后海军各部门才能去完善细节,我们也才能在框架内实现我们的目的。”

塞尔伯恩伯爵交代到:“而且为了能够更好的完成这一点我们需要推进海军改革,而这需要有一套完整的改革方案,因此我要你现在草拟改革计划。在科尔上将离职后,这套计划要立即实行。国王陛下,首相阁下和我都会全力支持。

另外,我这里也整理了两个工作备忘录,你可以将它加入到你的改革方案中去。”

费舍尔从塞尔伯恩伯爵手中接过两份备忘录后随手翻看了一下,立刻意识到这两份备忘录的价值,当即表态:“请阁下放心,我不会让陛下和两位阁下失望的。”

塞尔伯恩伯爵虽然并不是军人,而且和费舍尔的私交也不好,但是知人善用的他对费舍尔的支持不遗余力。

两份备忘录,一份是要对海军部进行改组,将几位海务大臣的职权全都集中到第一海务大臣的身上,将众多决策全交给一个人,这是要在海军的机构中树立一个强有力的权威。

第二份备忘录则是关于技术革命、舰队重组、军官选拔等等建议的设想,而这些设想很多都是对费舍尔以前提出过的建议的整合。

这两份备忘录是对费舍尔未来工作的强有力的支持,可以说完全思维费舍尔量身订做的。

1904年的夏天,费舍尔再次忙碌了起来,这个个子矮小、精力充沛、写信时惊叹号几乎比句号还多的将军即将带给英国海军的是100多年来最大和最彻底的一次革命。

“你是想说将俄国从两强标准的参照国中里剔除,而将德国作为和法国比肩的新的参照国之一是吗?”塞尔伯恩伯爵问到,其实这是在明知故问了,将德国列入皇家海军的黑名单本来就有自己在其中推动的一份功劳,而费舍尔也是支持自己的这一举措的。

“是的,俄国的确是现在的世界第三海军强国,但是其工业能力,造船水平都有所欠缺,和德国相比,发展空间和速度都相差甚远。因此德国人超过俄国成为皇家海军的海上威胁是可以预见到的,这一点我在4年前就提到过。”费舍尔说到。

“我知道你一直是把德国视作威胁的,你公开支持阿诺德的‘哥本哈根计划’,让陛下都说你疯了。”塞尔伯恩伯爵笑着说到。

不过和塞尔伯恩伯爵作为政治家出于利益考虑将德国作为假想敌不同,费舍尔对德国的针对更纯粹,他是真的认为德国的发展对皇家海军会造成威胁,从而将矛头对准了德国。

在费舍尔心目中凡是威胁就必须要将其视为敌人,德国并不是唯一的一个,很多国家都被费舍尔在公开场合称为英国的敌人,不过费舍尔对先发制人攻击的狂热让他显得很不理智。

对“哥本哈根计划”的支持只不过是他众多疯狂想法中的一个,在1904年他担任朴茨茅斯基地司令的时候曾经在书信中邪道:“地中海舰队司令若是足够果敢的话应当在开战前将潜艇从马耳他拖到土伦并让他们潜入港内……在战争中什么都是公平的。对敌人宣战的最好方式就是把他们的军舰击沉,这是他们应该知道的关于战争的第一件事。”

这样的激进思想也难怪很多人将费舍尔称为疯子,不过费舍尔对德国人态度很符合塞尔伯恩伯爵的需求,因此对费舍尔的态度有着些许纵容。

“不过,这样的理由并不足以说服其他人将俄国剔除出两强标准的参照国,不管德国人发展潜力如何,现在俄国人才是第三海军强国,而且他们刚刚在远东打赢了一场海战,更重要的是,吃了败仗的是我们的盟国。”塞尔伯恩伯爵接着说到。

“俄国人的确是世界第三海军强国,但是对皇家海军来说,唯一有威胁的不过是俄国三大舰队中最强的波罗的海舰队而已,然而这个威胁,我想很快就不会再是我们的威胁了,因此德国人的大洋舰队将会成为我们在大西洋上的新威胁。”费舍尔胸有成竹的回答到。

“波罗的海舰队将不再成为威胁?难道俄国人的舰队会凭空消失吗?约翰,你的这个结论的依据是什么?”塞尔伯恩伯爵问到。

“很简单,因为俄国的沙皇陛下会命令波罗的海舰队前往远东参战,虽然我并不认为这是一个好主意,不过很显然,那位沙皇陛下一定打定主意了,前不久他将现在的太平洋舰队改称第一太平洋舰队,而波罗的海舰队改称为第二太平洋舰队,这样的举动的目的已经很明显了。”费舍尔回答到。

“好吧,如果那些俄国人真的让他们的波罗的海舰队航行上万海里去远东的话我们倒是的确可以松一口气了。”塞尔伯恩伯爵笑了一下:“不过光靠推测可不行,想要让其他人接受你的理由得等到那些俄国人真的离开后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