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以我们两国之间的关系,无论是选择新舰还是老舰,我都会全力促成最低的交易价格。所以这一点,弗朗茨你不用担心。”
“好吧,反正10年都过去了,我们的海军再多等几年也没关系,那就让我拭目以待吧。”斐迪南被说服了。
“弗兰茨,这种战舰的信息是现在德国海军的最高机密,海军对外到时候会宣称是是布伦瑞克级的改良型,所以希望你在任何场合都不要提起这个消息。”约亨叮嘱到。
“这是当然的,我明白。”斐迪南点了点头。
约亨相信,当德国、英国都开始建造无畏舰、甚至巴西、阿根廷都开始凑热闹的时候,斐迪南会选择顺应潮流的。
这样不仅仅会大大增加德国在地中海盟友的实力,同时对于德国造船业也有着极大的推进作用。
越是造船能力弱的国家建造无畏舰这样的国家工业能力集大成之作,自身暴露出来的问题就越大。工业能力弱会导致工业产品价格偏高,并且导致生产工时长,各个相关企业配合不流畅等等问题。
俄国人的的甘古特级战列舰造价高昂,奥匈人的联合力量级也便宜不到哪去,意大利人则出现了造舰周期长的问题。
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王国要是向德国订造无畏舰,那么其设备、部件自然是完完全全的德国标准,德国自然可以以此来分摊价格降低成本,而且这样的大型工程的建设,会对物资调配、企业配合、流程简化等等方面提供大量的宝贵经验。
这样的经验自然来的越多,对德国的造船能力的提升帮助越大,而且还能给造船厂的工人们提供增加熟练度的机会,一举数得。
在这一点上做的最好的无疑是美国人,标准型战列舰的设计理念让每一型战舰都只是在前型的基础上渐改,这样一来大大降低了设计难度,大大提高了建造效率,大大分摊了投入成本,大大增加了舰队规模。
有此珠玉在前,约亨怎么会不认真学习?而且为了让德国版的“标准战列舰”计划更加顺利,让更多国家向德国订造无畏舰也是约亨的方法之一,而盟友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只不过是第一个目标而已。
。
见到约亨如此郑重其事,斐迪南也来了兴趣,什么样的战舰能让全世界所有现有主力舰全部过时?斐迪南的印象中约亨并没有说大话的喜好,能够得到他这样的盛赞的战舰必然不同凡响。
于是斐迪南立刻问到:“什么样的战舰能够让你如此推崇?让世界上所有的战舰全部变成过时的废铁?这话可有些夸张啊。”
“今年的《简氏战舰年鉴》上刊登的意大利著名战舰设计师库尼贝蒂发表的那篇‘英国皇家海军的理想战列舰’,那种能够让全舰侧舷射击火力高达8门305毫米舰炮的全重炮战舰设计,我国早在去年就已经开始设计同类型的战舰了。”约亨向斐迪南和盘托出到。
其实库尼贝蒂提出来的设计方案很难实现,在17万吨的舰体上装上4座双联装和4座单装305毫米炮塔,还要保持装甲防护和航速以现在的技术来看并不现实,其主炮布局也很像是前无畏设计基础上简单粗暴的增加炮塔。
沿中轴线布置的只有艏艉的两座双联装主炮塔,而每侧两门的单装炮塔也可以看成二级主炮在牺牲数量后的一级主炮化,然后再在这样的前无畏舰的基础上在侧舷各增加一座双联装主炮塔。
因此这种设计虽然其理论完全正确,但是实际火炮布置方式比历史上遭人诟病的德国海军拿骚级和赫尔戈兰级的主炮塔布局还要没有效率。所以提出这种设计的意大利,因为自身技术能力限制根本无法实现。
而有能力实现的英国,对于这种设计的优点也很难立刻意识到,毕竟设计中的17万吨排水量是根本不够的,要实现这种设计需要2万吨以上的排水量,对于这种从没尝试过的吨位,就算是英国人也不敢轻易浪费资金。
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无畏号,也不过是一艘英国人试吃螃蟹的试验舰而已,无畏号完全符合库尼贝蒂的设计思路,没有副炮这一点都被一模一样的实现了,本身就带有很浓厚的试验和技术积累的意味。
不过对于德国来说,各种优势结合起来完全可以将战舰吨位压缩在18万吨左右(如果主炮口径小也算一种优势的话)。加上德国战列舰一直是使用3座双联装主炮塔,不使用二级主炮设计,现在再增加一座主炮塔来提升火力的设计方案也并非颠覆以往的思路,所以相对于英国海军所需要转变思路来尝试全新的设计,德国海军对这种方案的接受能力也更强一些。
所以在库尼贝蒂的设计方案被德国海军高层看到后,克斯特、提尔皮茨这些有幸看到了波珀设计的新式战列舰草图的人,除了再次对皇储殿下在海军技术方面的高瞻远瞩所感叹不已外,剩下的就是对库尼贝蒂的设计充满了不屑。
历史上英国人用来调戏德国人的拿骚级战列舰炮塔布局的言论出现在了克斯特、提尔皮茨这些德国人的口中,什么“火炮使用效率低下”啦、什么“炮塔布置浪费排水量”啦、什么“这种设计根本就是老式战舰的思路”啦等等等等。
那一副我有特别的造舰技巧的嘚瑟态度让约亨都十分想泄露天机,吐槽这些话原本是扣在你们的头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