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突然变成抢手货了却不知道应该卖给谁

帝国海权 星光破裂 3297 字 10个月前

原本议会那要过来的准备购买战列舰的资金现在准备拿来买装甲巡洋舰,日本人手上自然资金充裕。

然而日本人要买德国人造的装甲巡洋舰,俄国人自然不能坐视不理,就算是自己手上的3艘德制装甲巡洋舰实力远远超过这2艘,自己也不稀罕,但是也不能就这么让两舰落入自己的敌人之手。

因此俄国人同样针锋相对的和日本人打起了擂台,而且俄国人的腰包可比日本人鼓的多,自然丝毫不担心日本人哄抬物价。

压箱货一下子变成了香馍馍,日本和俄国互不相让,两边就这样僵持住了。

提尔皮茨这边终于不用再为这两艘战舰怎么处理而头疼了,德国海军也不用花这个冤枉钱来买下来了。不过和英国人一样,约亨作为造船厂的所有者,开始要考虑政治因素而在为卖给谁而头疼了。

“如果完全从商业角度上出发,谁出价最高就卖给谁,这是不用过多考虑的。而且这两艘战舰无论是谁购买,之后也是部署在远东地区的,对我国并没有直接的关联。但是我们显然不可能这么简单的做出决定。”约亨说到。

“是的,殿下,这的确需要慎重考虑。”马沙尔回答到。

“那么你是怎么考虑的?说说你的看法,阿道夫。”约亨向帝国首相询问到,看看他能不能拿个主意。

“殿下,日本身处远东,和我国之间路途遥远,虽然我国在远东有清国和菲律宾这个利益区域,但是以日本海军的能力,想要威胁菲律宾恐怕力不从心,而日本想要染指胶州湾则要考虑我国、清国和俄国的三方面反应,因此同样可能性不大。

并且日本和英国结盟,而我国和英国的关系恶化,日本和我国之间现在的这种关系也很难继续维持下去。

而俄国是我国的邻国,日过将战舰出售给日本,则会破坏我国和俄国之间的关系,而会给我国的西线带来不确定因素。并且我认为俄国和日本之间如果爆发战争,那么结果必然是俄国人胜利。

所以我们没有必要顾虑日本的反应。”马沙尔分析到。

马沙尔的分析基本上也是现在整个欧洲人的看法,日本人虽然作为新兴的亚洲强国,但是在欧洲老牌帝国沙俄的面前还是有些不够看的。

无论海陆军沙俄都有着绝对的优势,因此为了维护和日本之间的关系而得罪俄国人显然不太明智,尤其是日本和德国的关系因为英国人的原因看上去也维持不了多久的情况下。

德国人在为英国人准备在苏格兰建造建造海军基地一事而倍感压力的时候,其实英国人日子也不太好过。

“海军想要将那两条自由级二级战列舰买下来?”一大清早,英国财政大臣就比奇爵士就被首相贝尔福带来的消息给吓了一跳。

“首相阁下,您是在和我开玩笑吗?议会之前同意了海军每年120万英镑的海军特别拨款了,现在还要买下两艘二级战列舰?俄国人现在向阿姆斯特朗公司报价374万英镑购买两舰,就算阿姆斯特朗公司按照成本价出售给海军,那也意味着帝国财政又要多支出最少220万英镑!”比奇爵士有些抓狂的说到。

当初自己就是坚决不同意皇家海军那300万特别经费的,经过认真分析和解释,好说歹说才让议员们知道帝国的财政面临着极大的困难,然后将特别经费砍到了120万英镑。

现在又要支出最少220万英镑,这么一来实际上为海军花的钱不减反增了?海军这是要逼着帝国破产吗?

贝尔福见到财政大臣发火,马上陪着笑脸说到:“别生气,听我解释,我们这也是不得已啊。我们现在和日本人结成了同盟,而远东日俄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张,这个时候我们卖战列舰给俄国人,日本人会怎么想?这会破坏两国的同盟关系的。”

“那么就卖给日本人好了,日本人不也提出用320万英镑购买两舰吗?如此一来增加了日本人的实力,也有利于加强两国之间的关系。”比奇爵士一脸“这因为这?”的表情说到。

这种事情用得着纠结?我们现在又不是只有一个买家,日本人出价低一点就第一点好了,阿姆斯特朗公司又不会亏本,就是少赚一点罢了。但是无论如何,这钱不能从帝国财政里面出。

作为帝国首相,贝尔福则考虑的更多,英国人和日本人结盟,那是为了把日本人当枪使,这样就能避免自己亲自下场的情况。但是如果将两艘战舰卖给了日本,那就会导致英俄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恶化。那到时候俄国人要是发起疯来,英国还能不能置身事外就不好说了。

“俄国人在实现了金本位后也加快了发展的速度,人口几近3倍于我国的俄国现在正处在实力上升的快速通道中,俄国人正在迅速变得强大。我们并不希望看到这种强大,但是我们也不愿意和这种强大直接交锋,所以我们不能和俄国人正面冲突,所以我们对日本人的支持必须有个底线。将两艘新锐战列舰卖给日本人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难以预料啊。”贝尔福解释到。

英国人真是高估了俄国人,俄国庞大的人口当中识字率只有30,还不如18世纪的英国。就算发展到1914年,俄国人100的石油开采业、90的采矿业、50的化学工业、40的冶金业、28的纺织业都是属于外国资本的。

从1900年到1914年平均农业产量增长时2,人口增长是15,经济增长更是只有可怜的1,而同时期的德国高达8。而俄国出口产品中农产品占比63、木材11,整个沙俄帝国政府的行政效率低下,腐朽而残暴。

把德国当成比俄国更好对付的对手,也只能说英国人的眼睛都瞎了。

不过贝尔福的这番话还是有一点作用的,比奇倒是赞同了这个观点,英国人不能进一步恶化和俄国人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