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越来越险恶的德国海上安全局势

帝国海权 星光破裂 3230 字 10个月前

而这个计划得到了刚上任的第一海务大臣费舍尔的热烈支持,费舍尔还全力向爱德华七世兜售这个计划,而海军部的疯狂让爱德华七世都震惊不已,坚决阻止了他们的暴走。

所以约亨知道海峡对岸的那些流氓们是能够做出一些什么疯狂举动的,做好应对准备有备无患总不是坏事。

“请殿下放心,我们并不是仅仅在制定防御的作战方案,一味的防御太过被动,现在帝国海军的力量不足,因此只能立足于防御。不过随着《海军法》的实施,我们的舰队力量会逐渐增强,我们的战略上就有了选择的余地。”

《海军法》、新式战列舰、全新的炮术理念,德国海军的实力在未来还将继续增强,这也是克斯特能够进行主动和英国皇家海军交战的作战方案制定的底气。

“海军司令部正在以《海军法》规定的舰队规模全部实施完成为标准,同时制定另外一套作战计划,只要我们能顺利完成海军造舰计划,那么我们至少有了和英国人在相对对等的情况下交锋的能力。”克斯特满脸凝重的说到。

毕竟一想到要和英国皇家海军正面交锋,哪怕只是一个假设,对克斯特这个海军总参谋长来说都是巨大的压力。因此制定出一个能够实现和英国人对等交战的计划,对克斯特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不过这种压力是好事,至少约亨这么认为。历史上英国人会在1904年2月将俄国人从“两强标准”的对象国中踢出去,而德国则成为了新的对象国。而同年夏天,英国人开始制定对德国的战争计划,接着就有了疯狂的“哥本哈根计划”。

虽然这个计划最终并没有实施,但是英国人实际上为了和德国人一战做了整整10年的准备。

反观德国,即使到一战爆发,德国海军都没有一个明确的作战计划,海军的全部工作都是“造舰”、“扩军”但是却没有一个明确的如何使用这些战舰的方案。

虽然施利芬计划问题多多,但是德国陆军的所有准备工作都在围绕着这个计划进行,因此在战争初期取得的效果的确不错。但是海军在战争爆发之际毫无行动导致错失良机,除了皇帝本人和海军内部的保船思想外,没有一个完善的可以全力实行的作战方案也是一个巨大的原因。

现在德国海军总参谋部在约亨的干预下比英国人还早的开始制定作战计划,但是能不能像施利芬计划那样周详精确,也是约亨所担心的,所以对于海军现在面临的压力乐见其成。

相对于提尔皮茨的左右为难,约亨却根本不在乎,别说这两艘船肯定能卖出去,就算卖不出去,家大业大的约亨也不差海军的那一点点马克,约亨更在乎的是是英国皇家海军的动向。

“英国人准备在苏格兰东海岸建立海军基地并且组建新的北海舰队了?”约亨拿着驻英德国海军武官传回来的信息颇为玩味的说到。

“是的,殿下。”克斯特小心翼翼的回答到,皇储殿下脸上的笑意让他猜不出约亨的想法,这是真的不在乎的微笑还是怒极反笑,克斯特可吃不准。

“不要这么拘谨,汉斯,英国人的举动在我的预料之中,自从英国人拿我们的造舰计划来做文章的时候我就预料到了这一天。北海舰队?意图这么明显,英国人也不担心我们的反应吗?”约亨笑了笑,然后说到。

虽然这话约亨并不是直接向克斯特发问,但是克斯特还是老老实实的回答到:“殿下,很显然英国人组建新舰队的目的就是针对我们的大洋舰队,而在面向北海的罗赛斯建立大型海军基地更是为了方便在北海海域的行动。我想英国人如此公开的宣布这个计划,显然没有把我们的态度放在眼里。”

“汉斯,我国现在的海军实力也的确没法让英国人放在眼里,不过事情换个角度想,其实倒也不是那么糟糕不是吗?至少说明我们的确让英国人感觉到威胁了,为了应对这个威胁他们不得不调整他们的部署,这说明我们的海军建设是卓有成效的。”约亨说到。

能让英国人感觉到如芒在背,让他们不得不正视德国人的实力,那么就说明风险舰队起到了作用。“强者必遭人妒”,只要德国希望变得更加强大,这种情况就不可避免。

“殿下您说的是,只要我们能变得更加强大,那么英国人的举动对我们不会产生什么影响。相反,他们将不得不正视我们的存在,听取我们的意见。”克斯特回应到,他自然对约亨的“风险舰队”理论十分清楚。

“那么你认为英国人的下一步会怎么做?”约亨问到:“组建一支舰队,修建一个基地不过是开始,以那些家伙的性子可不会就这么简单收手的。”

“殿下,如果英国人想要继续维持他在欧洲的海上力量的绝对优势,那么以现在的实力是不够的,法国人和俄国人都在积极推动他们的造舰计划,而我国的造舰计划的稳步推进也会让英国人倍感压力,英国人必须加强在大西洋和地中海的舰队实力才能保证他们的海洋战略。

不过英国人的国力无法支撑继续加强大西洋和地中海的力量,那么他们应该会将分布在全球的其他海军力量向欧洲集中。英国人在西大西洋的优势已经转手落入了美国人的手里,所以北美的海军力量应该是最先被削减的。

而在远东地区,由于和日本人结盟,英国人在该地区的军事压力会得到解放,因此远东舰队应该也是在抽调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