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王爷您就能心想事成了。”海靖蛊惑到。
“多谢大人明言!载漪茅塞顿开!还请大人明示,载漪自当遵从。事成之后,大人之恩,载漪铭感五内,必定重重报答。”为了能让自己的儿子成为九五之尊,而不是现在这样不上不下,甚至在各国压力下有可能朝不保夕,载漪豁出去了。
“王爷言重了,一切都是我国陛下希望两国友谊长存,出于一片善意,才愿意从中周旋。”海靖还特意双手抱拳,举到头边,拱手示意,向万里之遥的腓特烈三世致意。
“载漪将铭记贵国皇帝陛下的善意,必将为两国友好尽一份绵薄之力,那么亲大人教我,该如何去做呢?”载漪也有样学样,抱拳拱手示意。
“其实不难,首先自然是坚决剿灭义和团的暴民,并且多各国承诺严禁任何对各国公民的暴力行为,这是大前提,万万不可更改。”海靖强调到。
“这是自然,载漪明白,各国百姓在我国的安全都不能保障,又何谈与各国交好?”载漪你个点头称是,丝毫不见那个以往称义和团为“义民”的态度。
见载漪愿意剿灭义和团,那么海靖的任务就算完成大半了,接下来的事情就好谈了:“然后只要太后下旨,向各国公使表明,新君登基,不仅不会终止新政,反而会执行的更加彻底,如此一来,各国就不用担心政策的变化了。
最后,如果能实施扩大通商,增开口岸,允许各国在口岸建厂,允许进入内地勘探开采矿产等等一系列于各国有利的政策。我国在居中周旋,进行调解,让各国支持大阿哥登基也并非难事。”
“载漪明白该如何做了,请公使大人放心,载漪必会将此事办妥,必不负贵国皇帝陛下的一番好意,大人请静候佳音。他日事成,载漪必定重谢。”载漪激动的站起来向海靖行礼到。
作为配合,两天后海靖向总理衙门提交照会,再次要求清政府消灭义和团匪患,措辞严厉。
而载漪则在慈禧太后面前一改口风,称德国政府一向与大清交好,前番也并未反对老佛爷您的旨意。而此次如此言辞激烈,态度强硬,想来也的确是被义和团匪患侵扰颇深,忍无可忍。
接着又强调,德国与清国水师、新军牵扯颇深,清国之国防全赖德国一力相助,且德国陆军冠绝宇内,且十万大军驻扎在吕宋。如若德国受到义和团侵扰而与朝廷交恶,实乃大清之祸,因此义和团不可不剿。
慈禧太后虽然对载漪的态度来了一个180度大转弯颇为奇怪,不过也认为载漪所言有理,德国乃友邦,切不可恶了德国。遂下旨全力清剿义和团,甚至担心剿匪不力,要求驻扎小站的定武军参与剿匪。
此令一下,各国公使感到十分震惊,急急忙忙回报给本国后,各国一片哗然,德国佬居然把事给办成了?
。
海靖特意选在夜里拜会端郡王,轻装简从,只带了1个随从就乘着轿子秘密前往端郡王府,前来打探载漪的口风。
海靖作为在任4年多的驻德公使,德国又是清国军事上的最大合作伙伴,海靖本人和原北洋大臣,现调任两广总督的李鸿章交情颇深,而且海靖这个汉文名字还是恭亲王奕?所取。
李鸿章虽然已经远离京师,奕?业已去世,不过海靖在京城中还是颇有人脉,因此海靖上门夜访,载漪虽然不知来意,但是也不敢怠慢,亲自将其迎入屋内,并且吩咐下人准备茶水点心。
海靖则送上了自己准备的小礼物,载漪则推让了一番,两人相互寒暄一番后,载漪示意,屏退左右。
“不知海靖大人深夜前来所为何事?现在只有你我二人,不妨直言。”载漪开门见山的问到。
海靖在中国多年,一口汉话讲的颇为流利,见载漪开门见山,当下也不隐瞒:“我此番深夜来访,是来和王爷传达我国皇帝陛下的旨意的。”
“贵国的皇帝陛下?两国邦交之事,海靖大人应该去找总理衙门啊?”载漪此时大概也猜到了对方的来意,不过依然揣着明白装糊涂。
“贵国义和团暴民屡屡杀害各国公民,各国公使纷纷要求贵国政府予以镇压,然后时至今日,情况不仅没有好转,反而更加糟糕。各国公使对贵国的态度表示不满,此事王爷可知?”
果然是为义和团之事,不过载漪本身就希望借义和团之力来排除外洋势力,因此依然推三阻四:“此事我略有耳闻,我对各国公民被杀害一事深表歉意。不过公使阁下也应该清楚,我大清并非没有对义和团进行清剿,只不过这乱民势大,我大清几次都未能将其剿灭,这怎么能说是我国的态度的问题呢?”
“王爷可知几日前,英国宰相索尔兹伯里侯爵阁下照会德、俄、法、意、美5国政府,6国代表齐聚法国首都巴黎,共同商讨如何处理现在越演越烈的义和团暴民杀害各国公民,损毁各国教堂的情况,而各国公使也要求各国派军舰集结渤海湾,如果此事不能妥善处理,各国将会付诸于武力。”
“你们这些洋人,又想来我大清横行无忌吗?若要宣战,我大清何惧之有?!”载漪虽然本身极其排外,但是一听6国联手开战,多少还是有些惊异未定的。
“王爷请息怒,如若只是为了战争,我又何必深夜前来?我此次前来自然是为了化解一桩祸事的。”海靖不紧不慢的说到。
“啊啊,本王失礼了,海靖大人赎罪。”载漪一冷静下来就立刻道歉:“不知大人所说的化解是为何意?”
“这正是我国腓特烈三世陛下的旨意,清国与德国是友邦,两国关系紧密合作密切,我国陛下宅心仁厚,自然不愿看两国交兵,生灵涂炭,因此一边让我国宰相与各国代表周旋,一边派我来与贵国协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