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连环计(六)

贞观我做主 秦北小卒 1209 字 10个月前

但是,刚刚一个月时间,他们销往这些地方的食盐就出现了滞销的情况。

调查之后才知道,有别的人在销售更加便宜的食盐,而且量还比崔家的都要大!

不光突厥等国,就连崔家传统的势力范围的高丽、百济等国,也是同样的情况。突然之间就出现了大量的廉价食盐,使得崔家的食盐难以出售!

这其中的损失可不是一星半点,虽然不至于亏本,但是本来可以赚一贯钱,现在却只能赚十文钱,巨大的落差,如何让崔钰、崔家不生气呢?

......

河东道,太原王家,此时王家的家主王坤也在与众人商讨着食盐的事情,不过不同于崔家,王家之人脸上却都是兴奋和欢喜之色。

“家主,短短一个多月时间,我王家通过食盐,收入就翻了好几翻了。”

“哈哈哈,是啊,不仅如此,我王家也终于进入了高丽、吐谷浑等国了。”

“没错,现今我王家的商队已经遍及大唐北部、西部的各个异族国家了。”

“呵呵,不要高兴的太早了。制盐之法虽然被我王家得到,但是其他几个世家,尤其是博陵崔家,也得到了这份制盐之法。我王家现在凭借低于他们的价格抢占了一部分份额,但是这并非长久之计。早晚有一天其他几家会发现我们的。”王坤摇头道。

“哼,怕什么,是他们不仁,我王家又何必对他们讲什么义气!说起来,我王家才是新式制盐之法使用权的独有者,没有追究他们就算不错了,他们还想如何?”

确实,王家在知道崔家也开始生产食盐的时候,一个个都非常的气愤,很自然的就认为是崔家通过崔平这个“内贼”获得了新式制盐之法。

不过,愤怒归愤怒,他们却没有去追究。一是没有那个实力和底气,二是因为在大唐境内,如果不让其他几家也享受到食盐的利益,他们王家压根就不可能让大唐境内不出现“盐荒”。

对于和朝廷签订的契约,或许其他几家,或者几家联合起来都不会放在眼里,但是单单他王家却没有那个底气敢于跟朝廷较量。

若朝廷真的因为“盐荒”要收回他们王家的食盐制作之法,他们也只能乖乖认栽。而且,他们也能够想得到,若是那个时候,其他几家肯定会站在朝廷的一边,而不会帮助他们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