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连环计(四)

贞观我做主 秦北小卒 1302 字 10个月前

“陛下,您之前不是说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吗,既然现今还不确定具体的效果,也难以在全国实施您所提出的这项制度,不如先找几个地方试行,如果效果好,那么以后慢慢遍及全国,若是效果不好,也不会有太大的损失。”杜如晦说道。

“对啊,我怎么没想到,经济特区啊!”杜如晦的话,让李世民眼前一亮,惊喜的道。

“经济特区?陛下所言何意?”杜如晦疑惑的问道。

“哈哈,克明方才所说让朕茅塞顿开,想到了一个极好的解决办法。我们可以在长安左近划出几个村庄,试行朕所提出的合作社计划,并且直接安排朝廷大员对这些村庄进行一对一的直接管理。待到明年或者后年,如果效果好,在逐步的推广到全国!”李世民笑呵呵的说道,他直接把“农业合作社”和“对口帮扶”给结合到了一起。

虽然没有当过什么大官,但是他还是很清楚,往往中央的决策,具体到了地方实行的时候,肯定就会大大的缩水,有时候,本来一个好好的决策,却最终让地方官员给弄成了祸国殃民的举措。

而派遣中央官员直接负责一个村的事务,哪怕只是挂个名,都会让中央的决策得到很好的执行,效果当然会非常好。

“陛下圣明,如此一来,基层官员就不会出现阳奉阴违的事情。”房玄龄率先道。

能够聚集到这里的都不是什么笨人,李世民一说他们便明白了其中的内涵,纷纷夸赞李世民圣明。

“哈哈,你们就不要再捧朕了,再这么捧下去,说不准朕又回到之前那种状态,做出一些乱七八糟的事情了。”李世民笑呵呵的道。

众人都是会心一笑,经历过这次事情之后,他们能够明显的感觉到,李世民比以前要沉稳很多,也老练了很多。

比如,之前,李世民在处理政务,尤其是涉及到普通百姓利益的政务的时候,压根就不去了解,直接就会做出批示,而且肯定是训斥官员、安抚百姓的批示。

现在却不一样了,在处理相同的事情的时候,李世民会将相关的官员找来,如果是距离较远,不方便召来当面询问的,他会找房玄龄等人询问意见,然后再做出批示。

就像这次的“农业合作社”的事情来说,要是以李世民之前的作风,房玄龄等人提出反对意见的时候,他肯定会用自己后世的一些理由来驳斥房玄龄等人,然后乾刚独断的立即就让人去执行。而且,安排下去之后,他就不会在过问了!

这也是李世民近来发现自己的一个很大的缺点。什么事情,他从来都是解决完了就不再理会,从来没想到过要再去询问,看看自己的解决办法是否可行,是否被彻底的贯彻落实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