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原本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汉代《淮南子》云:春分“加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音比仲吕”。
古人之所以将春分后的这一节气称为“清明”,是由于“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的缘故。
不过,节气终究只是太阳视运动的一种反映,是气候、物候变化的标志,与富有人文意义、充满情感、包含特定活动的节日在性质上并不相同。到了唐朝,清明节气才由于各种因素的作用影响发展成为节日。但一经生成,就深受时人重视。
清明节与时在冬至后一百零五日的寒食节(约在清明节前一、二日)连在一起,拥有十分丰富的习俗活动,成为大唐社会最重要也最富有特色的节日之一。
清明这一天,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主要有改火,扫墓以及踏青、斗鸡、荡秋千、蹴鞠等娱乐活动,并包括一定的饮食和农事习俗。
作为一国之君的李世民这一天当然也不能免俗,按礼,这一天他需要带着妻儿及文武百官出城为太慕皇后,也就是李世民的亲生母亲窦皇后扫墓。之后还会带着妻儿及百官前往芙蓉园游玩、踏青。
……
清明节当日,朝阳初升,李世民便在三千禁军及文武百官、妻儿的陪同下,向着长安城外而去。
正值春暖花开之时,昨夜刚刚下过一场细雨,空气中充满了泥土的芬芳。
大地也已经被一抹浅浅的嫩绿色所覆盖,一朵朵各色的小花点缀期间,让人心旷神怡。
“以后当经常出来走动走动。”李世民御马而行,看着道路两旁的景色,面带微笑的对着身旁坐在马车之上的长孙无垢道。
“二郎整日政务繁忙,有时间确实可以多出来走动走动,放松放松心情也好。”
“是啊,政务繁忙,难得休息,却又有太多的烦心事啊。”李世民遥望远处的美景,叹息道。
“二郎......”
“呵呵,没事,只是有些感慨罢了。”李世民摇摇头,道。
一路随意的交谈着,很快便到了太穆皇后的墓地。对于自己这位亲生母亲,虽然现在的李世民没有见过,但是融合而来的记忆中,李世民对这位母亲是相当的敬重。
所以,虽然现在的李世民已经不是原本的李世民了,在到达这里之后,他的心情也不禁低落起来,心中充满了对这位母亲的思念之情。再加之,李世民也想到了自己前世的父母亲人,一时脸色暗淡,眼泪都在眼眶中微微闪动。
扫墓过程不必细表,扫墓结束之后,一行人,又浩浩荡荡的前往了芙蓉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