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三人脸上的异色尽收眼底,老子根本不以为意,他自信凭自己在他们身上施展的手段,除非是道祖出手,否则就是其他的圣人也难以将他们身上的禁制除去。而道祖以身合天道,这三人虽是准圣,但在道祖面前就是蝼蚁,道祖绝不会为他们三个破例出手。
老子不在乎这三人的心思,可老子却通过他们眼中的那一抹恨意,知道为什么自己会感觉不妙了。西昆仑一脉虽没有圣人,但昔日的西昆仑,在洪荒各大势力中,绝对是顶级的存在。除了没有圣人,可其他方面决不弱于任何一圣人教派。他们的强大是毋庸置疑的,但却随着东王公的死,成了昨日黄花。
直接造成这一切的是陈九公,是他杀了东王公。那么,间接造成这一切的是谁呢?没错,就是老子。要不是他当年把西昆仑一脉当成了弃子,东王公不会死,星辰道人他们也不会被玄都所擒。
所以,可以这么说,杀东王公的凶手有两个,一个是陈九公,一个就是老子。西王母,乃至西昆仑一脉既然重现洪荒,那么他们就做好了报仇的准备。他们复仇的对象,就是老子和陈九公。当然了,混元圣人不死不灭,你无法将他们怎样?既然如此,他们想报仇,就只能对人教和阐教下手。
不过,圣人教派也不是那么好算计的。要想与圣人教派博弈,除非有可与圣人匹敌的存在,像十二祖巫凝聚出来的盘古真身,或是魔族的几大魔主。再有一种方法就是,加入到一个圣人教派中,有圣人做靠山,才能想以后。西昆仑已经被圣人出卖过一次了,他们决不想同样的事情发生第二次。这次是阐教元始天尊派云中子去请他们回来,他们当然要向阐教靠拢。
可是,在阐教与人教重新结盟后,西昆仑一脉还会死心塌地的为阐教摇旗呐喊么?
老子通过刚才鼋獽、澐仧、燚恴三人脸上的愤恨之色,突然想到了,西昆仑的那些人恨人教,恐怕不亚于恨截教。此次元始天尊让他们前往人间帮助蜀山派,恐怕会适得其反。不过,那西昆仑一脉也未必会反过头攻打蜀山派,因为现在蜀山派的敌人是截教。
老子讲清静无为,何况圣人喜怒不形于色,不管他心里怎么想,但面上绝不显露分毫。
可金角童子追随老子多年,见自家老爷半响不说话,知道他还是担忧蜀山派的安危,忙出言道:“老爷放心,金角曾往西昆仑走过一趟,亲眼见那西昆仑上下齐出,足足有近千人,想来一定能解蜀山之危。”
说者无意,听者却有心。金角童子这么一说,老子顿时明了因果,面上仍是风轻云淡,心底却泛起了滔天巨浪。“完了!被算计了!”
老子目光从面前的几人身上扫过,众准圣处在老子目光之下,就觉得浑身都不自在。孔丘连忙起身,躬身道:“教主若有差遣,吾等在所不辞!”
老子心中微微轻叹,吩咐道:“孔丘,你往南瞻部洲,迎玄都归来!”
“遵教主法旨!”孔丘虽不清楚玄都为什么现在还在南瞻部洲,但既然老子这么说,想来是不会有假,孔丘连忙往宫外走去。他也能感觉得到,此时老子的心情不好,生怕自己动作慢了惹得圣人不快。
“你们五人往人间,去蜀山派凝碧崖,告诉长眉,就说吾命蜀山上下撤出人间,退往首阳山!”
墨翟等五人闻言皆惊,老子这么说就是要放弃人教在人间的道统,这样一来人教气运必损,自己依附于人教,于下次量劫中恐怕有身损之厄。
“快去!”见五人没动静,老子一皱眉头,出言喝道。
“是,是,谨遵教主法旨!”
看着五人忙不迭地走出八景宫,老子坐在蒲团上半响无语,然后摇头道:“此次量劫,我人教不争了!”
“教主可是要效法人间劫前元始天尊所为?”一个声音自宫外传来,一个身着赤色袍,披头散发的高大男子不请自入,大步跨入宫中。
对于此人的到来,老子似乎也很惊讶,有些难以置信地问道:“你怎么……”
赤袍男子哈哈一笑,一撩袍服,直接坐在老子对面,“教主,人间有一句话叫退一步海阔天空,人教退这一步,避过佛门大兴,再与截教争下一次量劫,才是明智之举。”
老子闻言,心头微颤,缓缓闭上双眼,以非常缓慢的语速念道:“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赤袍男子听地连连点头,口中称赞,“教主此言大善!”
这时,老子睁开双眼,冲赤袍男子点头,说:“道友之言也大善!”说完,扭头对身旁银角童子道:“银角,你下界往首阳山,等到长眉后,让他将蜀山门下带上大赤天,此次量劫,我人教不争了!”
看着银角童子出八景宫,红袍男子笑道:“人间劫前,教主断了与阐教之盟,那元始天尊恐怕是怀恨在心,才有今日之事。”
老子点了点头,应道:“不错,就连我也没想到,元始会与陈九公联手算计我!”
“哦?”红袍男子闻言一怔,忙问道:“怎么?以阐截二教的因果,就算玉清圣人愿意,截教教主还会与他联手不成?”
老子摇了摇头,“看来不光是我,就连道友也被他们蒙蔽了,以他们之间的因果,二教于此劫中,必斗个你死我活。但却不妨碍他们私下联手,扫我人教出局。此次若非两人联手,我又岂会遭了他们算计!”
“二教中人老死不相往来,又是如何约定的?”
老子也是一愣,是啊,以阐截二教的关系,莫说是双方圣人,就是二教门下弟子碰见也不会有什么话说,就是一个字“打”,那他们又是什么时候搅在一起的呢?你要说阿弥陀佛和准提佛母之间有这默契,老子还信。可陈九公和元始天尊,二人连面都没见过十次,又怎么会这么默契?
突然,老子心念通达,想起一事,瞬间恍然大悟,抚掌道:“好个元始!好个陈九公!吾认栽了!”
昆仑山玉虚宫中,元始天尊端坐云床之上,下方坐的是阐教二代众仙,再往下是三代弟子。
元始天尊坐在云床上,双目紧闭,神游天外。阐教众弟子坐在大殿中,没有一个敢出声,一个个眼观鼻鼻观心,默默地坐着。
这时,一阵脚步声从殿外传来,元始天尊猛然睁开双眼,轻咳了一声。
圣人的一声咳嗽,就好像是一个信号,阐教众弟子纷纷向大殿门口望去。
白鹤童子走进玉虚宫大殿,径自来在元始天尊座前,向元始天尊长身一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