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忠于王室的贵族,还有少数能够想要获得女王好感的伦敦商人也纷纷捐款,让建立女王学院的启动资金达到了惊人的20万英镑。
20万英镑在这个时代可是一笔相当不菲的巨款,即使是海军索要来追赶尼德兰的造船费用才100万英镑而已。
索菲亚拜托了几个英格兰贵族和华夏人组成考试委员会,在伦敦城设立考场,通过面试的方式筛选入学人选。
女王学院不只招收贵族,而且即使是平民子弟,只要在考核中反应机敏,同样有机会被招收入学,对于表现优异的平民,女王学院每个月还会给10个先令的生活补贴。而且还分男子班和女子班,允许女子入学。
女王学院被冠以女王的头衔,不由教会管理,而是由作为出资人的女王指定院长管理。
这样就显得女王学院的独特之处了,枢密院等王室机构发展而成的内阁成员大部分可是由女王指定的,而女王学院的学生不就是女王的学生了吗?
如果在女王学院表现优异,将来说不定能够进入内阁就职。
基于这样的想法,不少贵族和平民都想要送自己的儿女进来,万一以后运气不错进入内阁,那可就赚了。
女王学院第一批招收的学生有200人,这些人年纪小的只有15岁,年纪大的不过25岁,分成了8个男子班和2个女子班,分别在王室土地的临时校舍上学习汉语。
索菲亚女王专门前来巡查校舍的建设,还在学生面前发表演讲:“语言是沟通的桥梁,也是了解文化最快捷的途径。以前我在东方游学时,因为不懂语言,更不懂东方的文化,闹出了不小的笑话,我希望你们可以避免我犯过的笑话……”
说到这里,她似乎想到了以前不懂使用筷子的尴尬场景。
“在东方更加专业的讲师到来之前,预计要对这批学生进行长达两年的语言训练,还有让他们了解到一些最基本的常识和东方的文化。”汉语讲师在女王发表演讲之后对其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