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位于小腹,是人体主持水液代谢的器官之一,主要有贮尿和排尿的作用,被称为“州都之官”。
胆附于肝,内藏胆汁,胆汁味苦色黄,来源于肝。胆主决断,其它十一脏皆取决于胆,因为胆主春升之气,为生气之首,只有胆气升发,其余各脏腑才能正常运行。
三焦是六腑之一,是特有的脏器。它是最大的一腑,位于其它脏器之外,躯体之内,包罗诸脏腑。
三焦包括上焦、中焦和下焦。上焦包括心肺两脏和头面部,主气的生发和宣散,但不是只升不降,而是“升已而降”,故云“若雾露之溉”,概括为“上焦如雾”。中焦是指膈以下,脐以上的上腹部。包括脾与胃。
故说中焦功能是泌糟粕,蒸,为升降之枢,气血生化之源。概括为“中焦如沤”。
下焦是指胃以下的部位和脏器,包括大小肠、肾和膀胱。功能是排泄糟粕和尿液,概括为“下焦如渎”。
三焦是气的升降出入通道,又是气化的场所,故有主持诸气,总司全身气机和气化的功能。元气是人体最根本的气。元气根于肾,通过三焦而充沛于全身。《难经·六十六难》中说:“三焦者,元气之别使也,主通行三气,经历五脏六腑”(这里所说的“三气”是指宗气、营气和卫气)。
说明三焦是气的升降出入的通道,人体的气,是通过三焦而输布到五脏六腑,充沛于全身。三焦还为水液运行的道路。《素问·灵兰秘典论》说:“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决,疏通之意;渎,沟渠。决渎,就是疏通水道。也就是说,三焦有疏通水道,运行水液的作用,是水液升降出入的通路。
五脏六腑虽各有其不同的功能,但它们的活动不是孤立的,是处于有机整体之中。脏与脏,腑与腑,脏与腑,脏腑与皮、肉、筋、骨、血脉、四肢九窍等体表组织器官之间均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在“心”的统一领导下,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共同维持。
所以五脏六腑被所有修者都保护的比较好,原因无它,就是五脏六腑与修者的生命息息相关,而且个个都很脆弱。
但是此时的沈辰却满头都是黄豆大小的汗珠滴落而下,一股比之前还要痒百倍的感觉,只感觉自己五脏六腑全部被百万只蜜蜂蛰一样,不光痒,还痛。
就如身临地狱一般,这会沈辰真心有一种感觉,就是地狱中估计也没有如此刑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