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白家大门,林隅并没有急着回许大有家,而是直奔清云山而去,因为一个月前,方圆村发生了一件怪事,所以他想找文武庙的长行道长打听一下。
说起这长行道长,虽已过百岁,但是身体却很硬朗,平日里都是很少下山。
这长行道长中年才遁入道门,说起来这其中还有一段往事。
事情还得从七十年前说起:长行道长未入道前本名叫做孙二,原来只是一名小工匠,自小父母早亡,是师父把他拉扯大,又教他本事。
当时的文武庙,破烂不堪,那年不知道哪位大施主发了愿心,舍了一笔钱重修道观,于是就从外面喊了一批工人进来妆金绘彩,于是孙二就跟着师父来到了这里。
山上的生活很清苦,并没有什么太好的饮食,所以在施工期间,有时候几个工匠会结伴去山下的小酒馆里打打牙祭,改善一下伙食。小酒馆老板的女儿平时就在自家店里帮帮手,也可以做个人手使唤,大家平时吃吃饭倒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唯独孙二对老板的女儿似乎另有他意。
每次来酒馆里吃饭,总是找机会和老板女儿说说话,有时候还将自己仅有的一些学徒费省下来,买个头花什么的送给她,老板女儿倒也看这孙二并不反感,就这么大概过了有大半年,到了年底庙里的工程也做的差不多了,结清了今年的工钱师傅带着几个徒弟打算下山回家过年了。
眼见的分别的日子越来越近,孙二鼓起勇气把自己心里的话对着师父说了,眼瞅着孙二已经二十多岁,也确实到了娶亲成家的年纪,再说孙二从小是把自己当作父亲一般看待,希望师父能替他去向酒馆老板提亲,师父听了之后愣了一下,缓过劲来,倒也没反对,正好现在手上收了一年的工钱,索性给小学徒做提亲的定钱吧。
于是拿着钱带着学徒去镇上做了一套新衣服,买了四色礼物,来到了小酒馆。
小酒馆老板一看老客户来了,自然忙不迭地招呼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