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观念,在梅州报连续一个月的轰炸下,已经深入人心。
赵原以刺史府的名义,明确的表彰了蒸汽机以及其它项目研究过程中,一大群在背地里,默默耕耘奉献了数年的一系列有功人员。
有许多人,在此次刺史府的表彰中,却因为研究的东西不适合公布,不能够详细向民众阐明他们的功绩,但是在赵原这里,他们的名字,一个个都被他记在了心中。
杨特,正式被刺史府封为大匠师。
梅州严寒的冬季已经到来,但是梅州人却用自己的热情,驱散了冬日的寒冷,一个个工坊,陆续开始进行蒸汽化升级。
“这就是赵氏蒸汽万能动力机吗,原来我们早已经见过了,就在梅州新币的纸钞上面。”
“赵氏蒸汽万能动力机,真的是名不虚传,只需要烧一些煤炭,一个人照看的机器,就能干过去我们十几个人干的活,难怪不得,刺史大人,会将它印在纸钞上。”
“我们工坊这个月,改造了两台机器,这个月生产的产品,将会提升到上月的五倍,如果所有的机器全部升级完成,我们生产的商品数量,将会提升到过去的八十到一百倍。”
原有的工坊工人们,在讨论着蒸汽机。
随着蒸汽动力机投入生产,工人们也渐渐意识到自己的不足,梅州夜校,也进入工人们的视野。
“我要报名参加刺史大人竭力推荐的夜校,在今后的工作中,要运用到新学知识的地方会越来越多,就像刺史大人说的,梅州在进步,各个工坊产业在进步,如果我们工人不进步,注定会面临被淘汰的一天。”
“我们都去,刺史大人倾力创办的夜校,参加的人不仅全部不收费,而且就连夜间照明的蜡烛、书籍、笔墨这些东西,全部都免费提供。”
“知识改变命运,新学的知识,真正的能够做到这一点,刺史大人在各地主张创办的夜校,将会请到很多此次获得刺史府表彰的研究员们,来为大家亲自授课。”
“我希望能看到杨特大匠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