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史大人,这样不行呀?”
“怎么不行,你是要让本官失信于人吗?既然加盖本官大印的告示已经贴了出去,那代表的,就是我们刺史府的最终决定,如果此时修改,到时候刺史府留给我梅州百姓的印象,那就是朝令夕改,不守信用。”赵原摇着头说道。
赵原有自己的考量,对于女性参加考试,外界怎么看梅州,一点都不重要,而且在这些事情上,外界越看轻梅州,赵原就越高兴,至少,来自朝廷的忌惮,不知不觉间,可能就会因为此事而少很多。
蜀地环境相对封闭,主要延续了唐朝相对开放的社会风气,加上蜀地的士风总体上表现为不乐仕进,所以在女性地位而言,比蜀地以外,要高那么一丝。
但是这也不能表明,女性就能够跟男性一样,出仕入第。
赵原在丹棱灰原,开办的学院,在允许灰原的女童跟男童一样入学,这在当时,也引起了极大的非议,还是赵原利用自己的威信,将反对的声音强压了下来。
而且,灰原赵原体系下的很多工坊,特别是小食、小手工艺品、纺织刺绣等等工坊,其中的人员都是以女性为主,而且工坊的主要管事,也多为女性。
有着这群能够自主的女性声援,几年下来,灰原的学院,男女同校而学这件事,才慢慢被人们接受。
这是在赵原经营几年的大本营,几年的经营才有如此效果,而丹棱年龄稍大的一些读书人,对此事其实是三缄其口,心里哪怕对赵原此举充满异议,但是口里也不会多说什么,只当自己没有看见这些事。
“柳大姐,你认为,刺史府会退回我们的报名吗?”
“我也不知道,论文才,我们姐妹自认不输于那些所谓的才子,要不是刺史府派来的报名人员,开办的报名点报名的人太多,我们姐妹可能都拿不到报名表,并且能够填好交上去。”
“姐妹们,我觉得刺史大人肯定已经考虑到这种情况了,不然报名表中,为什么会有一栏要求填性别。”
“对呀,姚妹妹此话说道了点子上了,只要能够参与刺史大人的选拔,我们肯定能够被选上几位,特别是那个司工一职的解说里,不是说了要统管纺织方面的事情吗,对于这一方面,我想,不管参加考试的书生们有多少,他们都没有我们有优势。”
“李妹妹说得在理,姐妹们报的,基本上都是这一官职吧。刺史大人深谋远虑,可能他还期待有我们姐妹这样的女性报名。而且刺史大人一直与刺史夫人恩爱有加,并不闻刺史大人有纳妾之举。”
“是呀,不然丹棱那边,怎么会有‘愿得灰原赵二郎,相守一生两相望’之说。”
“赵二郎,赵刺史,刺史夫人真是好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