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数据战略家,在这些混乱又生机勃勃的环境里像一个猎手一样,寻觅未被发现的璞玉,是能让他这样见过太多大风大浪的老人,真正兴奋起来的事情。美国的篮球世界里,所有的苗子都变得越来越像,而盯着他们的人也太多。
所以他走得更远。亚洲、欧洲、澳洲、甚至非洲,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即使在nba季后赛激战的间隙,卡隆斯基二世都要抽出时间,来看看这大洋彼岸的cba总决赛。
要知道当年出走美国的王治郅、姚明、易建联、周琦,都是已经在cba的赛场上取得至少一个总冠军,才去追求更刺激的挑战,踏上美利坚的热土。但卡隆斯基二世慢慢发现,这样的培养节奏,已经愈发无法适应nba的要求了。
一方面,源起前苏联国家延续欧洲的训练方法,更侧重球员基本功培养的体系,在这片土地得到了大幅度的传承和保留。但时至今日,如果坐等一名天才球员打到获得冠军的年龄,往往就已经错过20-24岁接受nba级别训练的黄金时期:看看如今还有哪位潜力新秀,会乖乖读完美国大学四年再参加选秀?一方面当然是金钱的诱惑,另一方面,每个球员的技术成熟期也愈发提前,而职业体育和校园体育的差距也越来越大,一旦在大学里被耽误,就很难再通过后期的强化来弥补。
另一方面,cba培养出适合nba人才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小。之前能登陆美职篮的中国球员,几乎无一例外不是内线的高个,技术过硬的中锋。在人种天生不占优势时,亚洲人更多需要靠硬条件的身高和更为全面的技术来弥补对抗上的劣势,赚取在nba立足的资本。然而中锋式微已多年,连全明星投票和最佳阵容评选都不再设置单独的中锋位置,一时间非常吃香的外乡五号位姚明、博格特、巴格纳尼们选秀前景也随之大跌。
这是属于身体素质爆棚、说不清出任什么位置、但来之能战的新人们的世界。
所以卡隆斯基二世没有坐到总决赛的最后。这场比赛的悬念逐渐消退,殊死一搏的黄色客队的气势在满天助威声和白色主队22年未尝冠军的渴望里被逐渐吞没,最后冠军的归属,只成了时间问题。
但卡隆斯基二世的失落来自别处。载他的出租车已经开到了目的地香格里拉酒店。坐落在城市的主干道上,这座新落成的酒店设施齐备,灯火通明,在这座城市自成一派。但往往穿梭在这样的环境里,卡隆斯基二世会感到迷失:熟悉的舒适感并非他远赴重洋来到这座城市的初衷。刚才的比赛仿佛就是眼前富丽堂皇的酒店大堂,打得热热闹闹、气势非凡,但仔细一看,还多是熟悉的面孔——这儿入住的外国人几乎和本地人一样多,连迎宾的门童都会用英语说一句wele的问候,实在难说有任何发现新大陆的乐趣。
一片虚空的繁荣。
整个总决赛赛场,最有希望前往nba的是主队的13号,郭艾伦。较几乎十年前,卡隆斯基二世在nike和adidas的全亚洲青少年篮球训练营上第一次看见他时,郭艾伦无疑变得更加强壮、稳定、值得依赖了。他成了一支cba总冠军级别球队的主心骨,甚至建立未来王朝的基石,但可惜,他能加入nba的最佳窗口期,也被完美地错过了。
93年出生的郭艾伦,今年即将满25周岁。他还在成长,变得更好,但他变好的脚步永远也追不上他的nba同辈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