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次,我一定会让你记住我。”这是杨一鸣离开中国前,被地乘人员冷漠对待后暗暗许下的诺言,被于小春恰好听到。即使还没踏上nba的土地,还没打一场比赛,他的决心就绝非普通人能比。“我的目标是入选篮球名人堂。”杨一鸣似乎从来都不满足成为那个“优秀”的球员,那个“重要”的轮换,那个“最厉害”的中国人,那个“泯然众人”的所谓成功者…他只想成为所有人眼里的最佳!
也许让杨一鸣放弃争夺最佳新秀是个错误呢?
也许,在努力了大半个赛季后,这才是他眼下真正想达成的目标?争取更多的上场时间,为了战术权重向教练直言,难道杨一鸣自己不知道惜力备战季后赛的重要性?他这么做只有唯一一个解释,那就是为最佳新秀的桂冠一搏!所以比赛后抽筋,他才会显得那么紧张吧:不是怕新秀墙,而是怕自己放缓冲击的脚步。
可是德安东尼教练从球队大局考虑的安排也不能违背啊。
如何能让杨一鸣既场场留些余力,又同时保持对最佳奖项的冲击呢?即使这两者在本质上听上去是如此的矛盾:天赋强如科比-布莱恩特,也需要日复一日地向洛杉矶四点钟的黎明发起冲击,才能保持强悍的竞争力。而其他不如科比的“普通人”,只要在场上有一点松懈,立马就会被残酷的对手查出蛛丝马迹,进而击倒,进而踩在脚下,进而无情奚落。那么到底…
等等。
于小春感觉仿佛有一道闪光击中了镜子中的自己。
洛杉矶。
对,就是这个词。洛杉矶这个词,恰好是那道闪电的来源。
在洛杉矶有一个人也许能帮助他解决这个难题!
不容再想,于小春从口袋里麻利地掏出手机,翻开通讯录,在字母s下找到“斯科特-卡隆斯基-三世”那个名字,点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