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利夫兰骑士,交锋两次,一次22分钟一次31分钟。
这些比赛里唯一一次超过30分钟的出场时间,还是因为火箭在客场狂屠骑士32分,比赛打得实在没有悬念,杨一鸣才捞到的。其他场次下,基本上一旦两队进入到焦灼的决胜时刻,杨一鸣通常都不得不扮演板凳首席啦啦队的角色。
这显然不是一位全明星首发球员追求的待遇。
也显然不是一位赛季最佳新秀竞争者可以满足的贡献!
但想不到杨一鸣中场在更衣室里的急中生智,下半场真有立竿见影的回报。杨一鸣被德安东尼安排第三节首发出场!
2/
出场时间段被调整的杨一鸣,首先对上的就是他的“一生之敌”贾森-塔图姆。
“一生之敌”这个称谓,只是于小春私底下安给塔图姆的,用来概括塔图姆和杨一鸣各种相似之处:身材、位置、技术特点、天赋表现…这种针锋相对是为了提醒杨一鸣虽然塔图姆身在兵强马壮的凯尔特人,战术权重一样比不上其他加盟弱旅的当届新秀,但论未来发展,对方很有可能会是杨职业生涯最强悍的对手。
可能塔图姆也有同样的感觉吧,看到上半场还在轮换的杨一鸣居然被推上首发,他的打球劲头也立马足起来。
塔图姆在三分线外接到球,他一改常态分球给队友,自己就运球单打杨一鸣。塔图姆先向内线突破,被杨一鸣卡住位置,就又大幅退到罚球弧圈内,连续左右手换手运球晃动。杨一鸣紧追不舍,也跟着变向,不过塔图姆还是依赖超强的身体素质,干拔后仰,仅凭借极小的出手空间,就把球投中。
如此挑衅杨一鸣自然不能服气。换做火箭队进攻,他决心要在塔图姆身上找回这一球。杨一鸣选择的方法是低位单打——正是上半场凯尔特人欺负克里斯-保罗的手段——只是这回杨一鸣不想靠身材优势就要把球打进!
他右侧得球,左肩一晃,马上腰上使劲,把塔图姆往后拱出去半步。塔图姆的第二反应也是快,悄悄手上使上小动作,靠拽住杨一鸣的手臂把失位修复。不过杨一鸣没给他再贴近的机会,直接后撤一步右脚点地,使出一招“金鸡独立”。塔图姆只能封到手肘位置,杨一鸣的投篮几乎不受干扰,轻松命中。
两人打了个平手!
不过身在凯尔特人和火箭这样的强队,单打独斗毕竟不是战术的主旋律。杨一鸣能正好说服德安东尼教练,用的也是自己解决战术难题的能力。上半场火箭队限制于凯尔特人的锋线群,不仅反复错位单打身材较小的保罗,自己的内线机动性也受到大大牵制,杨要做的,就是解开这个困局!
3/
第四节开始,两队还在继续胶着,火箭比分落后,三分球必须要开了!果然杨一鸣这时体现出了火箭队其他内线不具备的攻击能力:卡佩拉擅长挡拆、吃饼空接,但没有拉开空间投射三分的能力;内内虽然有射程,但挡拆顺下又差一些;只有杨一鸣内外兼修,正好弥补这个空白!
保罗快攻反击,杨一鸣一反常态地跑到对角线45度三分,偏偏落在弱侧。但也就是这个位置,完全跳出凯尔特人的防守圈外,保罗凭超娴熟运球钻缝过掉两人,一记超远击地传球。横穿整个罚球弧。这样艺高人胆大的传球果然只有保罗!杨一鸣稳稳接球,命中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