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事发总在黎明前

来自角落的潜伏者 煌或 1818 字 10个月前

王海是一名尽职敬责,恪尽职守,深得邻里大爷大妈喜爱,又能力出众的好保安。

众所周知,能当的起能力出众这四个字,必须得在就业期间有点傲人的业绩,否则一律吹牛。王海就属于否则那部分,但这仍不妨碍他对老朋友这样得意洋洋的自我介绍,虽然对方半信半疑,但是只是这半信就足以让一个话唠夸夸其谈。

然而原本自己和自己都能相谈甚欢的人最近觉得很无聊。

第一次来到这里的时候,他的脑海中的确是只闪现出了一个字。虽然可能是他词汇量不足的缘故,但更可能,是因为这个地方的确只能用这个字来概括才算完整。

美是最简单,也是最完美的形容词。

庄园似的花园洋房,古朴的老式路灯,清新的绿化,合起来却总透着一种不作伪的自然,好像打一开始就是这样。

在这种地方呆久了,就觉着巡逻在路上,人少的时候一人能独占好几条大街,跳一首蹦迪感觉自己在拍电影,就恨没件戏服,要演也只能演皇帝的新衣。

人常说,最大的痛苦不是下地狱,而是眼睁睁看着天堂,身却在地狱浮沉。

虽然没有这么夸张,但是王海觉着这还是有一定的共性。

人少其实也有坏处。特别是在上夜班的时候,黑色古典的路灯虽然漂亮,但是老旧,风一吹水一浸,,一暗暗一片,再加上空荡荡的街道,开着手电筒都觉得瘆人,心惊胆战的难受。

比如这次就是这样。

漆黑的夜吹着漆黑的风,驰骋在漆黑的街道上,奏起漆黑的旋律,倒也是相配的很。

大脑里诡异的浮现里这样一句矫情异常的话,王海却打了个大大的喷嚏。

真冷啊……这才是现实。

“这效率……”

本来好好的巡着逻,脑子里还想着白天张大婶队和李大妈队的广场舞场地纠纷问题的解决方案,就突然来了这一出。只是一瞬间,被昏黄灯光映照着的小镇就几乎彻底的变成一片黑暗。

如果是平日还好,现在是春节假期,夜猫子的年轻人回了老家,老人家睡的早,习惯也好,整条路上的灯都哑了火不说,连个房子的光点都不给人看,这就过分了吧?

王海哆哆嗦嗦的把手电筒掏了出来。

别说,选个劣质的手电筒还有个好处,应急暖手宝的名号当之无愧。

原生态也有原生态的坏处,比如虫子多。或许是因为被身边的人所影响,一看到那灰扑扑的飞蛾,王海就能联想到那不知道是在南美洲还是在非洲出生的什么剧毒大蝴蝶。

“不会真的有吧……”

突然好像察觉到了什么,王海转过身,像只惊弓之鸟似的四处瞅了瞅。

什么东西?他刚看见了脚下闪过的一道影子。

光源吸引过来的不仅仅是昆虫。

他倒是暗地里乐了。

“信不信叔叔把你捉走卖了啊?”

手电筒照向了转角的位置,王海很贴心的把电筒往下移了一个角度,避免光的直射。

红色的砖墙后面站着一个穿着水蓝色外套的孩子,两边领子都歪着,有一边还塞进了衣服里,一头短发乱蓬蓬的,像个小鸟巢。小脸不正常的红润,大概是被冻的。

“捉……捉你妹!”小鬼不知道哪学来的脏话,愤愤的大声叫道,边说还边打了个响亮的喷嚏。说完他才反应过来,慌忙四处望了望,裹紧了自己的外套,眼睛睁的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