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觐的刚走,圣明殿里,大臣们就已炸了锅。皇帝问大家对西贡国和“西贡威胁论”的看法,大臣们争吵起来。天武皇帝觉得殿里有些乱,吩咐掌书记分别记录下各个朝臣的看法,自己出去走走。
今天的国事算是基本办完了,天武皇帝来到存放两国礼品和贡品的大殿东侧小广场。
西贡这边居然才几十个箱子,这买卖恐怕是赔了,先看看这蛮夷小国给咱送了些什么。
禁卫军看守在皇帝指示下一件件礼品开箱,天武大帝大开眼界:
第一箱礼品就把皇上雷倒了。这是一个最新版本的礼品型地球仪,产自萨克森温莎帝国。它上面标有地球的各大洲、海洋和岛屿。人们可从上面清晰地看到各个君主的国土、首都以及大的山脉。该地球仪标有受女王陛下之命在世界各地远航所发现的新地方,并画出所有这些远征的航海路线。
天武皇帝看过之后感叹:“原来世界这么大,本国天朝上国也挺大,但也不算太大,至少不是最大。”
继续开箱子。接着就是望远镜、秒表、凸透镜、凹透镜、各种西贡产产优质布料、都是些小东西,天武皇帝以前见过的货,缺乏雷点。接下来,随着礼品展示进入军事区,开始准备打雷了。
各种火枪,各种火枪,定装弹药型后装式遂发火枪,所谓西贡造的精装版。
“这个不稀罕,本国有,掣电铳,本国还有弗朗机,我海军舰船上还有超大号的弗朗机。”(掣电铳,单兵火绳枪,明朝火器科学家赵士祯吸取了欧洲的鲁密铳及佛郎机的优点自行创造。据记载铳长约6尺,重5斤,采用后装子铳的形式,是一种采用撞击式发火装置的后装燧发枪。)
皇帝很骄傲,但接下来的几个超大号箱子让他迅速进入超级雷暴区。那里都是大炮,海军用的大炮。
十六世纪下半叶的欧洲海军早已不再把佛郎机作为战船的主要反舰火力,而采用加农炮类火炮取代了佛郎机的地位——这类火炮也就是未来将被中国人称之为“红夷炮”的那些大型前装炮。和佛郎机相比,整体铸造的大型前装炮能承受更高的膛压,威力和射程都有极大的进步。同时,欧洲战船上保留的佛郎机炮体型减小,作为近距离的反人员辅助火炮,用可以回旋的炮架固定安装在舷侧。因为这些舷侧回旋炮很难给敌方战船本身的结构造成什么伤害,计算战舰主要火力时通常不考虑它们,只统计主要加农炮类火炮的火力。
被吹上天的红衣大炮,是欧洲在16世纪初制造的一种火炮,明代后期传入中国,也称为红夷大炮。红夷大炮在设计上确实有优点,炮管长,管壁很厚,而且是从炮口到炮尾逐渐加粗,符合火药燃烧时膛压由高到低的原理。在炮身的重心处两侧有圆柱型的炮耳,火炮以此为轴可以调节射角,配合火药用量改变射程;设有准星和照门,依照抛物线来计算弹道,精度很高。多数的红夷大炮长在3米左右,口径110-130毫米,重量在2吨以上。欧洲各国海军的战舰火炮类似于明清历史剧中常提到的红衣大炮,但威力却大多了。毕竟当年中国人买来的红衣大炮只是商船装备的民用反海盗版本,并不是军队的装备。
最后还有个小箱子,让天武皇帝遭遇史前恐龙级暴风雷暴——军舰模型,萨克森温莎制造的一级战列舰,装备有大口径的火炮116门的“君主权力号”战列舰。西贡共和国当然没有这军舰,连这模型都是蒙巴顿公爵送的。
这军舰虽是模型,但也让人胆寒,自家军舰大多只是装备了弗朗机这类火炮,威力上远不如这种重型海军炮,至于火炮数量上那就更不占优势了。好在没让那总统太过难堪。
补充一点:
呆明军事改革家戚继光在他的著作《纪效新书》中的记载,我们可以得知,在十六世纪下半叶的明朝水师中,最大最强的主力舰是由福建省和广东省制造的大型战船,它们一般被称为“一号船”。共有“无敌神飞炮”两门,“大狼机”八门,“百子铳”六门。其中,“百子铳”实际上就是著名的虎蹲炮的海军舰载版本,它既可以一次发射一枚三十两重(合今1.11千克)的铅质实心弹(明朝人称之为“合口弹”,即弹径和火炮口径相吻合的炮弹),也可以发射一堆小霰弹,但是后者只有在近距离对付敌方船只上的人员时才有意义,而对船体本身却难以产生什么杀伤效果。敌神飞炮应该就是发射“八磅实弹,十六磅霰弹”的“佛郎机”,因为用药六斤,按明朝火炮惯例,实心弹应该也是六斤,正好大约是八磅;从霰弹的重量也可以从侧面证实,200个一两的弹丸,正好大约是六斤,根据国际惯例,同样的火炮发射,霰弹一般是实心弹的两倍重。16世纪下半叶的明朝水师中最大的顶级战船“一号船”所搭载的所有16门火炮一次齐射所发射的弹丸总重大约为15.54千克,也就是单舰单次投射量15.54千克。
再看看伟大的皇家海军。
三级战舰,triumph,直译“大胜”号,共搭载大小火炮68门,其中具备反舰能力的主要火炮42门,齐射弹丸总重约为335.85千克。
四级战舰,revenge,直译“复仇”号,共搭载大小火炮46门,其中具备反舰能力的主要火炮34门,齐射弹丸总重约为207.05千克。
五级战舰,scout,直译为“侦察兵”号,共搭载大小火炮26门,其中具备反舰能力的主要火炮18门,齐射弹丸总重约为32.17千克。
不算射程,仅仅是计算投射量,英国皇家海军普通战列线级战舰的火力大约是大明水师顶级战船的21倍,辅助战舰的火力大约是大明水师顶级战船的13倍,巡防舰的火力大约是大明水师顶级战船的2倍。
整个明朝的史料中能找到的最强的战船设计,请注意只是“最强设计”,无法确定明朝有没有真的造出过这种舰。1630年的《兵录》中提到的这样的战船:“焚寇之舩莫如火,碎寇之舩莫如炮,大抵舩宜极新坚为佳,大固好,亦不必太大,随海上双桅皆可用也。将此舩下层左右约开铳孔,或三十处,或二十处;安置红夷大炮,每门重二千三四百觔者,用一车轮架乘之,便于进退装药。此等大大炮,每舩一只或六门,或八门,左右排列;余孔亦列千觔与五百觔之铳,必要五百觔为率者,方沉重不跳且送弹端直。至上层战坪如用百子狼机等炮。大约一舩要兵百余名,大小铳共五六十门,多多益善。”
这种战船的设计明显受到了西洋人的影响,在船的下层配备有68门23002400斤的红夷炮(也就是接近皇家海军半长炮的技术水准)和十几到二十门5001000斤的土产轻型炮,最上层装一些类似于欧洲舷侧回旋炮的东西。该型战舰的实力大概也就相当于十六世纪下半叶的英国皇家海军里中下层次的战舰。
返回文中,圣明殿侧广场。
赏阅完别人家的先进武器,天武大帝发了一会呆,没吓尿只是呆,毕竟他们家还有陆军,这百门炮大军舰吃水够深,不可能沿着运河开一路打到春明皇城根底下。可他继续延伸思索:他们也有陆军,陆军炮是有轮儿推着走,海军的炮能拆下来了,那到轮子上,那就一路推着到……还有,这个西贡国是不可教化之国,彻头彻尾的蛮夷,一旦做大,恐怕会威胁到马森帝国与众多藩属国的国际贸易运输线……不,瞧瞧那些大军舰,他们现在就有这个实力,那些大军舰只怕将来会封锁帝国海岸线,甚至舰队横列在首都大门前……
天武皇帝越想越害怕。他已经充分意识到西贡就是西方蛮夷侵入帝国传统势力范围的一个探针,一处桥头堡阵地,西贡共和国恐怕仅仅是个开始。将来,或许西贡国会进一步做大,或许出现更多的这种西贡模式小国,或许会有藩属国背离本国、倒向西方蛮夷。对世界头号强国马森帝国来说,刚刚建国的西贡共和国确实是个绿豆粒芝麻小国。可这莞尔国家初创之际就有胆有识,在千年大帝国面前不卑不亢,主动找上门来,要求平等签约自由平等贸易,这实在是令人感到敬畏和恐惧。这个国家的制度,叫什么“共和国”,还有“总统制”,据说是“民众选贤人当总统,当得不好还可以召开议事会弹劾总统下台”,这套路确实是彻底杜绝了昏君庸君暴君当政的可能,国家因为君王衰败的千年难解命题彻底不存在了,实在是个好制度,好制度。可是,可是,我是皇帝,我怎能不把帝位传给我儿子,我有那么多儿子,总有个合适的……
当天夜里,天武皇帝半夜噩梦,西贡大军来袭,海路侵入,直下春明。此日晨,他在地球仪前端详了许久,这个在大号地球仪上比绿豆粒还小的小国已经让庞大的马森帝国统治者锋芒在背不寒而栗。
清晨,在紫檀木案桌前坐了许久,皇帝突然站起,抓起桌上的冰裂云纹茶杯,狠狠的摔在地球仪上。天武大帝做出了最终的决定:“此国必除,方可后快。”
圣明的天武大帝决定灭了西贡,尽快灭了西贡,因为西贡这国太强根本不会当帝国藩属,更因为西贡这国执行着一套奇怪的制度,足以让千年古国的帝制覆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