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棱堡(一) Lydia

朽烂红木殿 末世战车 4637 字 10个月前

b世纪40年年初,双方高层再次未经任何会面协商即隔空达成共识,犹如甲午时期日清两国高层:“打!打一打!打是必须的,但要控制规模,万万不可失控。”但战争一旦开始,太多事情都是无法控制的。战争规模失控恐怕在所难免。b世纪40年4月中旬,格曼半岛战争,大战开打了。双方都没有宣战,只是在格曼半岛地区互殴。(这场小规模战争被国际历史学界视作“第一次b世纪洲际殖民地战争”的前哨战和导火索。)

b世纪40年3月20日,在临近马森帝国本土的远东大陆南部殖民地格曼半岛,双方殖民地边防军又一次因边界问题发生了武装冲突……这次马森帝国高层没有踩刹车,任由军队自由发挥,高层电令“见机行事,务必获得最大利益。”并从本土向这一地区派出了援军。马森帝国在这一地区部署的兵力明显强于萨克森温莎帝国,又就近调来大批援军,一旦全线进攻,恐怕会势如破竹。这一地区开战实属必然,但其它交接殖民地地区却未收到任何攻击命令,只是说“加强警戒”。很明显,马森帝国高层只是想把战争只限定在格曼半岛地区,用一次有限范围内的军事胜利向萨克森温莎帝国示威,争取将来在谈判桌上的有利地位。b世纪40年4月中旬,格曼半岛全面开打,马森帝国一开战就采用了正规军战斗模式,投入精锐主力兵团,猛打猛攻。另一方,以殖民军治安军部队为主的萨克森温莎帝国兵力上明显处于劣势,布防上有较为分散,只能节节败退,一路败退。虽然萨克森温莎帝国也是调来了援军,但事发突然,路途遥远,没有多少援军能及时赶到……

b世纪40年5月中旬,马森帝国正规军就把格曼半岛的圣诺曼圣苏妮亚殖民军压缩到仅存的沿海军事据点——威尔士大棱堡。此处棱堡大概是全世界最大的殖民地棱堡兼最大棱堡,同时也是个重要的贸易口岸,萨克森温莎帝国在此最早的据点,300多年间一直在修筑完善。棱堡内原驻有约2000名殖民军,再算上撤退至此的殖民地军事和武装平民,守军大约有5000人。城内还有约16000名平民和难民。棱堡难打,故围而不打,而且“围城有缺,网开一面”,放任守军海上交通,所谓人道,毕竟平民无罪,战争让女人走开。不过,收点人道主义救援通行费那是必须的。

萨克森温莎帝国高层,帝国内阁和伊莎贝拉女王陛下,眼见着那偌大的格曼半岛就剩下这个恐龙化石级殖民要塞了,不甘心那是肯定的。一次次的高级军事会议,高层将领们仔细盯着地图,一遍遍的看……然后,开始叹气。

最终,这些将军们达成了一致看法:“从地图上看,这地方距离马森帝国本土太近,敌军可以以无限模式投入兵力和物资,而我军却是路途遥远,补给和支援成本都远高于敌军。这种情势注定了我方无法进行有效反击,最多也就是勉强守住威尔士棱堡。坚守失去了周边殖民地的威尔士棱堡,这种坚守实在是缺乏意义。”

内阁据此拿出了自己的态度:“这样看来,似乎就只有选择放弃了。有时,正确的选择总是令人难以接受,就像上个世纪,我们与马森帝国的那场战争(见下几章)。急流勇退也许是对的,那种无谓的牺牲,没有收益的投入,越早放弃,损失就越小。不过,最好能用这里跟马森帝国做一次交易,也许会捞到些别的利益。”

会议临近结尾,女王伊莎贝拉萨尔曼莎一世做出了关于这场战争的第一个抉择:“提出谈判要求。撤离军民。帝国放弃格曼半岛殖民地。”

眼看着放弃格曼半岛将成为既成事实,高层会议上,唯一的主战派,皇家海军罗纳德纳尔逊上将提议:“我们或许应该再努力一下,皇家海军有能力从海上保护威尔士棱堡要塞并给守卫者提供充足的武器和给养,那里是帝国东方殖民开始的地方,我们不能轻易放弃。我们还有筹码,我们的舰队可以在全球各地袭击他们的商船队,但他们却做不到。用我们的海军力量打击马森帝国的对外贸易,他们一定会主动提出跟我们谈判。”

女王采纳了纳尔逊上将的建议,做出了会议最终决议……

为了有效威胁对方,为了争取有利谈判地位,甚至为了夺回被占殖民地,萨克森温莎帝国皇家海军动员了全部可动员的舰只,主动出击,全世界范围内对马森帝国商船实施抢掠作战。马森帝国国际贸易商人们苦不堪言,垄断国家对外贸易的门阀大家族纷纷上书进言。朝中门阀大臣们的和谈声彻底压制了主战派。

b世纪40年6月中旬,马森帝国的金天昊老皇帝果断提出和谈,时间定在6月24日,地点,某中立国某城市的高级酒店。罗纳德纳尔逊海军上将这招果然奏效。双方间有限战争的目的达到了,战争到这里似乎也应该结束了。可这时候意外却发生了,一件小事或者大事,大人物的无耻之举,小人物的恪尽职守,巧合加巧合。总之,这件事情彻底改变了整个世界的历史。

时间,6月21日,地点,威尔士棱堡外围防御阵地。

远方殖民地棱堡内,不用等伊莎贝拉女王下令,撤退早就开始了,一直在进行着,主要是撤离平民和伤员,人运往附近殖民地,再带回补给和武器、弹药,还有参战志愿者。棱堡周边的战斗也一直在进行着,但只是象征性的战斗,更多的是交易。城内军民有时会单个出城与围城部队友好的进行商品交换。这里原本就是个贸易口岸,各种商品都有,其中也包括某种女性专属型劳务服务。

若干年后,历史学家还原了威尔士棱堡要塞外发生的一件小事。

b世纪40年6月20日傍晚,失踪水手的女儿,城里酒吧陪酒女,莉迪亚照例出城,还有两个女伴一起,去围城敌军那里做点生意。她们出城做生意,是因为围城敌军给的更多,又没有什么危险。女伴回忆:她是为了买点好看的衣服,再就是她妈妈要过生日了,想给妈妈买件珠宝作为礼物。莉迪亚姿色不凡,被一个很有气质的军官相中带走,她们俩赚了点零花钱后就回来了。

接下来,取自马森帝国的皇家密档记录的部分案情:

金高阳皇子殿下前方视察,战事乏味,甚感无聊。皇子的警卫人员就找来一位异国美女陪皇子喝酒解闷……殿下觉得这女子合胃口,遂告知她不许离开,战后她将作为侍妾被带到马森帝国。(可莉迪亚是自由的,她有权决定自己要到哪里,要过怎样的生活。也许东方传统文化系统灌输出的平常女子也许会觉着这是中了双色球头奖般的好运。但在崇尚自由富有个性莉迪亚看来,这就是让她蹲监狱,终生监禁,成为一个女奴隶,还要跟母亲和所有的朋友,所有的美好快乐说永别。逃走,必须逃走。还要拿上自己该得的赏钱,不能让这个恶心的家伙白占便宜。)

第二天,那名女子不识抬举,偷了殿下母妃送的黄金嵌翡翠宝石挂链(殿下护身符)、逃往城里(奔向自由)。殿下发觉女人和护身符都不见了,就匆匆穿衣追了出去……殿下一路追赶,但那女子跑得飞快……

威尔士棱堡守军作战记录:

6月21日上午7时左右,一名哭泣中的年轻女子,疯狂奔向棱堡,她几乎没有穿任何衣服,她身后是一个衣冠不整的野兽范马森帝国军官,骂骂咧咧。女人在逃命,军官在咒骂泄愤,就在棱堡前空地上,这名愤怒的军官追上了这个可怜的女人,将她放倒在地,那女人看上去很美,但一脸的恐惧悲伤。

值班哨兵班长罗尼中士认出了女孩,酒吧陪酒女莉迪亚,军官俱乐部的红妹子,军官们的小猫咪,也是这城里的公民。她是公民!!中士果断鸣枪,示意这个敌军军官适可而止。可这敌军军官完全不买账,一副飞扬跋扈作派,恶狠狠的看着罗尼中士,解下脖子上几两重的金链子,扔在地上,然后掏出配枪,随着一声枪响,女人身上血花飞溅,他居然当着士兵们的面将这个女人打死了。

敌军军官枪杀殖民地公民!!依照殖民地的习惯法和帝国法律,任何人非法杀害平民都是必须要被审判的,最高刑罚是死刑。罗尼中士和值班士兵们立即举枪对准了这名敌军军官,示意他不要走。而这位敌军军官则对士兵们一脸嘲笑,指了一下那条金链子,转身正要离开,罗尼中士枪响了。

中士的步枪米涅弹出膛,敌军军官应声倒地,其余士兵又补了几枪。随后,两个士兵,收敛了陪酒女莉迪亚,顺便将马森军官的尸体放在抬尸担架上摆正。大约半小时后,一大群马森帝国军士兵不顾一切的冲到城墙下,收走了那个杀人犯军官的尸体。

以上是某国历史学家还原的621事件,这事情的真实细节已经无从查起,但马森帝国军官,无视警告枪杀平民在先,这是事实,法律层面,那位罗尼中士和他的士兵们做的很对。

在马森帝国礼教文化体系里,女人只是男人和男人家族的附属品,是物件,是商品,是奴隶,可以自由交易买卖。但在中央大陆国家道德法制文化体系里,女人是人,是跟男人有同样权利的人,不能随意买卖,更不能肆意杀戮。

双方文化体系层面的差距造成了某种误解:马森帝国皇子金高阳扔下金链子,向哨兵示意:这个女人我买了。当时,他意思的确是这个女人的命用这条金链子买了。殖民地士兵不懂这个,也不会接受这种事,他们受到宗主国文化影响:人是万物之灵,人是有最基本人格的,人的生命是不能买卖的。哨兵知道人的生命权必须尊重,敌军滥杀己方平民必须要让他偿命,即使那女孩是个或小偷,你可以鄙视她,但她的生命权是不容许任何侵犯的。从双方各自的原生文化群落角度出发,双方似乎都是对的;但从人性角度出发,金高阳皇子的子弹邪恶无比,是对人类尊严的践踏、对生命的无视,而来自罗尼中士的子弹则终结了这种邪恶。三颗子弹集中了皇子,两颗击穿,有一颗被胸骨挡住留在体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