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丫鬟听了,信以为真,便不再多问,袭人道,“有一张帖子压在书房砚台下,你去看看,是二门外递进来的。”
贾玮听了,便去了书房。
一看,也不是什么正经的帖子,不过是个字条,是薛蟠邀他下午到院内坐坐,喝几盏酒,说是冯紫英也来。
贾玮便又出了园子,往梨香院去了。
若单是薛蟠相邀,且无要紧事儿,他多半是不会去的,不过,冯紫英也有来,他倒想去应酬一番。
冯紫英算是他的发小,岁数大他二三岁,两家同为勋臣世家,又是世交,冯紫英父亲冯唐袭有神武将军之爵,并在京营中任高职。
此人虽也纨绔,但和薛蟠不同,并非恶少之流,而且为人颇为豪爽。
重生以来,贾玮与对方接触过一二回,觉得此人不错,因而也就当成了好友交往。
梨香院在府邸的东北角,是当年荣公暮年养静之所,小小巧巧,约有十余间房屋,前厅后舍俱全,另有一门通街。
后来,此庭院空置下来,一直到了薛姨妈一家从金陵来到京城,寄居在此,贾母才命人收拾出来,给薛姨妈一家居住。
当然,薛家在京有好几处房产,本无寄居贾家的必要,但薛姨妈自有她的考虑。
她当时带着薛蟠和薛宝钗进京时,不到三十岁年纪,而且是遗孀。
她自己又年轻,一双儿女年纪也小,若独居在自家在京的宅院内,只恐寡妇门前是非多。
其次,儿子薛蟠又是个不省事的,当时正是十二三岁的顽劣年纪,恶少习气又重,薛姨妈担心他一而再,再而三地惹事,放在贾家这边,多少能有亲戚们帮着管束。
再其次,就跟贾玮扯上关系了,薛姨妈希望能跟王夫人这个亲姐姐联姻,让女儿宝钗和贾玮成为一对。
两姨表兄妹或表姐弟之间的婚配,在这世界相当普遍,贾、薛两家又是门当户对,因此联姻的可能性很大。薛姨妈这么打算,也极其正常。
为了两家接触得更频繁些,寄居在贾家,无疑是很好的选择。
就这样,薛姨妈一家就在荣国府安顿了下来,一住就住到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