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玮说,八个学堂,期望能招到二千名以上参与训导的童生,如此算下来,每个学堂,得有二三百名学子。
这让众人如何不吃惊,在他们设想中,每个学堂有四五十名学子,已算极致了,赚一笔不菲的银两毫无问题,却不料贾玮的胃口如此之大,完全超出了他们的想像。
二千名以上的学子,这可能么?
当下众人都纷纷不以为然地摇起了头。
贾玮知道很难说服他们相信。
况且自己也不是有十足的把握,另一个时空成功的案例,不等于在这个时空也能复制。
因此,他也只是微笑说道,“招生之事,自然不劳诸位,哪怕只招来一位学子,诸位也是说定的酬劳。在下只想知道,若是每个学堂有二三百个学子,诸位可有授学的难处?”
此话当然说得委婉,言外之意,其实便是问他们,若是每位教二三百个学子,是否愿意。
众人明白他的意思,心想,左右不过二十日时间,何况这种临时授学,又不必多认真,学子人数多些,无非多耗些精力而已,未必克服不了。
何况也不可能每个学堂有二三百个学子,只是这位贾公子的一厢情愿罢了。
有了这些想法,以及他们对贾玮所说的“哪怕只有一个学子,也是说定的酬劳”很是满意,于是个个都表态道,“不妨,有多少学子,我们便教多少。”
贾玮得到了他们承诺,也是满意至极,“既然诸位对诸项事宜,全无异议,便这么说定了,在下现在便支付诸位一半酬劳及车马费,下剩的一半,待授学结束后,再行支付。”
这个条款,众人已听赵恒传达过了,此时都微笑点点头。
贾玮便取出银两,一一支付,随后起身道,“诸位就请在此商讨讲义,此事在下也掺合不了,此外前头庭院还有些琐事,需在下过去料理,有偏了。”
众人都笑道,“贾公子有事请去,无需客气。从今儿起,我等便聚在此处,商讨讲义之事,定不负公子所请。”
贾玮点点头,从石舫上岸,出了园子,往一进庭院而去。
进了庭院,茗烟李贵等人都在那里。
一些工匠在正房、厢房内进进出出,正在做隔断的拆除。
还有十数位有些面熟的街坊,也在此围观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