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战争的频率,单单以明朝为例,平均每年有2.1次较为重要的战争,其余的小型战争无算。战争,本来就是以直接以杀伤人口为主要作战目的。因为没有抗生素的缘故,导致古代战争死亡率奇高。这锅中医怎么背?这属于不讲道理了。
客观来说,因为中医属于经验学科,所以在其发展历史上,每个朝代都有医学名家出现。但在批量治疗效果上,受当时客观因素的限制,自然达不到目前西医的效果。但用现代医学的治疗效果去嘲笑中医的落后,这是怎样一种阴暗的扭曲思维模式?
当然还会有人不服,就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吧。华夏历史上,一直有盛世人口大爆发的情况。如果没有中医相对欧洲而言,较为高明的医术作为保障,人口能爆发?至于同时期的欧洲,在工业革命前,有谁听说过撒克逊人人口大爆发的?黑死病倒是爆发了几次…
扭曲思维的诞生,属于一种心理病态。发作时,病人根本不以事实为基础,不以客观为根本,一门心思陷入其臆想的世界之中。无论别人说什么,都不会听。反而指责别人没有按照他的思维方式去思考。好吧,这样的世界太欢乐,普通人不懂的。
……………………………………………………………………………………
皇权二字,从其诞生之日起,就代表了无数的血泪与阴谋。但如果说皇权乃至高无上,这根本就是耍流氓。
始皇帝大一统后,皇权、臣权、民权三者之间,就进行了无数次激烈斗争。受当时基本生产力的限制,皇权作为最有效率的资源分配方式,获得了历史发展的青睐,成为了最受瞩目的焦点。皇权的争夺,实际就是争夺有限资源的分配权。
掌握了这个资源分配权力,皇帝就能一言九鼎?可惜,这个一言九鼎似乎只存在于后宫之中,现实中的皇帝,并没有如此之大的权力。随意杀大臣,好像可以,但离其他大臣给您老下毒药,或者撂挑子不干也不远了。
华夏历史上的文人,篡改起历史来,一点也不手软。其春秋笔法的运用可谓登峰造极。也许是历史的一种讽刺,对于华夏文化的各种篡改和污蔑,达到集大成者的,竟然是辫子…其中三纲作为封建流毒,经常被批判。可现实的三纲又是怎样的呢?
君为臣纲,君不正,臣投他国;国为民纲,国不正,民起攻之;父为子纲,父不慈,子奔他乡;子为父望,子不正,大义灭亲;夫为妻纲,夫不正,妻可改嫁;妻为夫助,妻不贤,夫则休之。
君主应该成为臣下的表率,父亲应该成为儿子的表率,丈夫应该成为妻子的表率,身处某种位置,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正人先正己!!孔子从来教导,人必须勇于承担责任。
三纲非但不是奴役压迫,反而是对上位者的约束。三纲并非是为臣、子、妻定的,而是给君、父、夫定的!这是对于皇权最根本的约束。不知这样的三纲,诸君以为如何?
只是一声叹息,明朝发展到极致的三纲思想,本来可以更进一步。可惜,可悲,可叹,随着通古斯人入关,一切皆成幻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