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反击1.0

大明少皇 喝水的犀牛 1792 字 10个月前

爆料者闻言,只是带着高深莫测神秘异常的微笑,挥一挥手便悄然而去,不带走一片云彩。民间顿时开始了自行脑补,各种版本的猜测尘嚣云上。这其中,买菜大妈尤为积极…

其中某个流言的终极plus版,最为引人关注:巴雅喇代替老奴结婚,为老奴所不容,于是他跑去草原求明皇庇护。其理由就是老奴因为身体原因被退婚,这可是有其自己说的七大恨为铁证!爆料者甚至拍着胸口说,我从不散播谣言,我只做事实的搬运工…

…………………………………………………………………………………………..

大同城内如今不止是关于后金的流言满天飞,几乎一夜之间,一种叫做口袋书的连环画册,突然出现在了大同街头巷尾。《辽东血战记》、《浑河英雄》、《小兵王二蛋》、《刘綎大将军》等书籍,成为了小孩手里的最爱,连不少大人也看得津津有味…

文人自然不屑于看这些小人书,太丢份了。于是讲述后金纯洁男女关系的《第一次亲密接触》;讲述后金皇族秘闻的《那些年,我们一起睡的女孩》;讲述后金男人温柔多情的《我的野蛮男友》等书,以其入骨的写实风格,成为了文人间隐秘交流,实战切磋的最爱。

鉴于大明可怜的识字率,民间说书艺人担负起了另一个重担,《刘家将》、《大明英皇传》、《我的旗长我的旗》、《太祖传》、《郑和下西洋》等,成了酒馆茶楼里闲人的最爱,并在民间广为传播;

而另一种叫做话剧的戏曲,以其夸张的表现形式和演员入木三分的表演,赢得了百姓的广泛赞誉,其中《白杆军》、《浙兵抗寇记》、《锦衣潜伏》赢得了观众的诸多热泪;《萨尔浒之英雄儿女》、《沉默者的名单》、《让弓箭飞》、《天下无兵》等,成功点燃了民间的熊熊怒火…

而歌曲,作为民间传播最快的一种表演形式,自然不会甘落人后。朱由校寄予厚望的《我的祖国》,民众却不喜其怪异的曲调,皇上甚为郁闷。但根据其朴实无华朗朗上口的歌词,民间很快就谱写了多个明朝流行版本,在大明境内疯狂传播,这倒让朱由校喜出望外。

原本被皇家卫队敝帚自珍的军歌《精忠报国》,等闲难得听见。而有一天猛如虎在酒楼喝醉后,接着酒劲高声吟唱了出来,整个酒楼顿时哭嚎成了一片。之后甚至有人去青楼,都专门要听这首歌。这让那些娇滴滴的歌姬颇为郁闷,演唱的雄浑有力?奴家做不到啊…

如此刚健有力的歌曲广为传播后,直接后果就是,往日里姑娘们根本瞧不上眼的傻大个,如今被少女们秋天的菠菜,给彻底淹没了。这让诸多自命不凡的青年学子们颇为不满,可自己手无缚鸡之力,嗓门又不够粗壮,这如何是好?

这难不住傅山,在某日的学子联谊会上,他斜斜倚靠在城墙上,极为潇洒地唱出《爱江山更爱美人》,“人生短短几个秋啊,不醉不罢休,东边我的美人哪,西边黄河流。”…飘逸俊秀的歌词,让士子们面对姑娘们时重新站直了腰杆。做真男人,挺好…

大同自古文风繁盛,雅士骚客如过江之鲫。平日里有事没事,都爱跑到江边酒楼处凭栏吊古,抒发自己已年过四旬,却依然是个童生的悲愤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