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归程

大明少皇 喝水的犀牛 1740 字 10个月前

孙承宗这是借机教导自己又一个帝王之道,皇帝就是一个苦命的人,很多时候劳心费神的还不讨好。但身为帝王,必须忍着各种压力甚至嘲讽,努力推进自己认为自己正确的事。切不可因为一些小事,干扰到自己的初衷。这就是所谓的不忘初心吧…

……………………………………………………………………………………………

远处突如其来的骏马嘶鸣声,让朱由校走出了沉思。他看了看远处的几十个大帐篷,想了想说道:“老师,克什克滕部和内喀尔喀五部,与后金和科尔沁的矛盾极深,与林丹汗也已经彻底决裂。因此朕可以放心将他们迁移至境内,也能安心使用他们。

那些翁牛特部和巴林部的牧民怎么处理?他们与后金和科尔沁的关系可非同一般。翁牛特部首领和士兵被毒杀一事,朕非常肯定其中必有翁牛特部的细作参与。而巴林部也早就被后金渗透,此次骚乱事件,就是巴林部集体干得好事,害得朕丧失了良机。”

孙承宗淡淡一笑:“皇上,您是身在局中看不清。翁牛特部首领早已丧失了民心,因而才被自己的子民抛弃。巴林部虽然被后金经营日久,但也并非不可挽救。老臣认为,既然此两部牧民不可为我大明所用,那就把他们留在草原上即可,无需多费心思。”

朱由校闻言原地转了两圈,紧皱双眉道:“老师的意思,朕还是不明白。”

孙承宗轻叹一声:“皇上到底还是仁慈,这倒是我大明百姓之福。老臣就来做这个恶人吧。皇上,翁牛特部现在群龙无首,巴林部这些牧民又是被抛弃之人。我们何不将二者合为一部,令其在原翁牛特部牧场继续生活。我们作为局外人,调解他们之间的矛盾即可。”

……………………………………………………………………………………………….

朱由校闻言眉毛一挑,若有所思道:“老师的意思是。借用和激化两部原来的矛盾,让其内部产生纷争。甚至促使其发生武力冲突,以便达到清理的作用?”

孙承宗颔首道:“这只是其一,其二是我们暗中培养忠于大明的人,以便随时监控草原。日后,当科尔沁、林丹汗、土默特三部为争夺草原烽烟再起之时,我们随时都有一只奇兵存在,一旦时机成熟,可以第一时间掌握先机。

其三嘛,这只新的部族可以作为我大明,控制草原商道的一个重要力量。很多不可以放上桌面之事,都可以交给他们去做。我们只需隔岸观火就行。再说必要的时候,驻守乌兰哈达(赤峰)的部队,还可以提供援助。

如此一来,我们就可以改变目前以面控点耗费大量精力,单纯依靠长城被动防守的局面。从而腾出大量人力和物资,集中用于国内和辽东所需。这就是以点控面,四两拨千斤之举。皇上,不知老臣之谋划,可行否?”

朱由校一拍手掌,这才叫做老奸巨猾,咳咳…老谋深算。但随即他又疑惑道:“可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啊。蒙古人可靠吗?”

孙承宗竟然也挑了挑眉毛,嘿嘿一笑:“老臣可没说要培养蒙古人。依老臣看,马五这个人就不错。当然,他还需要外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