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校端起茶水涮了涮嘴,咬了一片茶叶嚼了嚼说到:“我想看看,朝堂之上在我不参与的情况下,到底可以做成多少事,紧急事务能处理多少,真正有意义的事能处理多少。可一个月了,一个月了,他们每天除了吵架,还是吵架。什么事都没做。
山东反叛,辽东催饷,西南战事又起,广州海贼作乱,南直隶因矿税引发民变,陕西旱灾请求救济,京城道路破损请求拨款,河南黄河有决堤之忧….这些事情,在他们眼里都不重要。他们只是拿着这些事情不断翻旧账,不断相互攻讦。他们不烦,我都烦了。”
………………………………………………………………………..
皇后不懂政务,只是耐心听着皇上的唠叨,不时往茶杯里掺水。因皇上愤怒而愤怒,因皇上高兴而高兴。见皇上说得累了,皇后端上一碗莲子羹道:“皇上您啊,还是消消气,喝点莲子羹去去火。”
“我不,我累了。你喂我。”朱由校白眼一翻,像条被抽了筋的死鱼,瘫软在椅子上。皇后只好吹凉了莲子羹喂过去,结果却碰上朱由校火辣而又意味深长的眼神,皇后满脸绯红,含羞带嗔地狠狠瞪了皇上一眼….
见皇后扳起脸要自己好好吃饭,朱由校吃了两口以后,又死皮赖脸的要皇后喂他吃饭,皇后简直无可奈何,她根本拿朱由校这种无赖没有一点办法。于是皇后也故意黑着脸不说话,朱由校又极没脸皮的凑上来,把皇后逗开心…..
公母两玩得不亦乐乎的时候,一个公鸭嗓子又响了起来:“我要见皇上,我对于医学有重大发现,可以震惊全人类。”
皇后“噗呲”一笑,轻轻点了一下朱由校脑袋:“你把人家师徒两留在宫里就算了,还整天忽悠人家小孩,尽教些听不懂的话。我这坤宁宫,都快变成您的实验室了。也不知道那些少年人,怎么就愿意听您忽悠。您啊自己对付那个小滑头吧,我找裕妃去了。”
恋恋不舍地目送皇后离开,顺便在皇后回眸时抛了个媚眼后。朱由校立刻切换成了科学狂人模式,拿出白大褂,熟练地摆开一堆材料,等着那个叫做傅山的药童进来求教了。幸好自己的初中物理还没忘干净,现在用来忽悠一下古人显摆显摆,搞点个人崇拜还是够用了….
……………………………………………………………….
傅山,字青主。明末清初的大思想家、书法家,于学无所不通,经史之外,兼通先秦诸子。为人有三气,才气、傲气、骨气。是明末清初保持民族气节的典范人物,曾被梁启超称为“清初六大师。”因为精通医术,以妇科为最,在当时有“医圣之名”。
而现在十五岁的“医圣”,正好处于中二病高发阶段。“我与别人是不同的;错的不是我,是世界;这才是真正的智慧;如果有反例,请参照以上三条”。正是中二患者的真实写照。
中二患者总是陷入对生死、宇宙、自己、他人和身边的事物的片面苦思之中,对政治、社会的肮脏现象进行想当然的批判。比如现在的傅山就认为,政府就是一个大反派团体,而皇帝就是那个阴险的大boss。但皇上好像懂得很多叫做科学的道理,因此也算不得太坏….
要是换做别的皇帝,傅山的坟头草都已经可以编草鞋了。可朱由校这个拥有神秘“德玛西亚之力”的皇帝,却对傅山产生了浓厚兴趣。这么一个爱国、爱学习、爱劳动,永远不会叛变,还懂医术的优质书童,怎么能让他埋没在民间呢?
朱由校对于中二病患者,是颇有治疗心得的,后世在贴吧就没少见过。得将道理细细掰开,讲给他们听,他们一时不明白没关系,关键是教给他们思考问题的方法。时间才是最好的老师,很多事情,还是要靠傅山自己去思考和解决。
在皇后那里,朱由校打开了尘封已久的内心;面对年少轻狂的傅山,朱由校也变得青春起来,热血时刻都在沸腾。想到激动处,朱由校提起毛笔唰唰写下:“以梦为马,不负韶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