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陈两司马

始皇歪传 丛台书生 1519 字 10个月前

刘老医师的这一问题,直接将陈两司问得一头雾水。

“嘶……老爷子今天这是怎么了?人命官司不谈却钻到苇荡里谈城防……嘶……这老爷子到底想要说什么啊?”陈两司心中暗道。

陈两司思忖片刻后躬身回道:“城防之关键在于民防,简而言之便是防民于城外及民防于城上!”

“哦?”

陈两司的回话让刘老医师眼前一亮,随即追问道:“不妨和老夫说说看!”

陈两司回道:“所谓‘防民于城外’,即战前应关注每日进城人口数量之变化。若非特定原因而造成进城人数激增和骤减,则都意味着城内极有可能已有大批敌国细作,此时必须严加防范!‘长平之战’,我军本该大胜!然而因为城防不严,大量秦国细作涌入,致使我王中了秦人奸计临阵换帅!如若当时做到防民于城外,则长平之战我大赵必胜!”

“嗯,那‘民防于城上’又当何讲?”刘老医师点头追问道。

陈两司回道:“所谓‘民防于城上’,即战时守城不能只靠现役将士,而应军民同心、同仇敌忾共同防御!我大赵之所以可在长平之战后元气大伤情况下在邯郸之战力挫秦军,除了有他国相助外,最根本原因在于我邯郸城内军民做到了军民同心,做到了‘民防于城上’!”

看着眼前气宇轩昂的小伙子,刘老医师心中不禁百感交集。固然,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能有如此有作为的年轻人自然是国之大幸。但是刘老医师知道,这一切都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似火的鲜血和深深的怨恨。

陈两司,原名陈喜娃。之所以叫喜娃,则是因为陈喜娃是他爹娘在生了五个闺女之后好容易得到的小儿子。家中终于有后,喜不胜收的陈老爹为了纪念这对他来说极为重大的事件便给小儿子起了这个名字。

家中有后,有了奔头儿的陈老爹如换了一人一般,每天如同老牛一般起早贪黑任劳任怨。虽然家境贫寒,但一家子却也其乐融融。

然而好景不长,在陈喜娃十岁那年,秦赵长平之战爆发。由于喜娃年数尚小没有达到服兵役的年龄,因此没有和父亲一起跟随张满仓参加长平之战。年幼的喜娃并不知晓为何娘亲和姐姐在爹爹走的时候哭得死去活来,他也没意识到此次很可能是他和爹爹的最后分别。

长平之战旷日持久,后期更是惨烈无比。好在张满仓没有听从赵括帅令,私自率军发起突围。突围期间,陈老爹不知砍杀了多少秦国士兵,才浑身血淋淋地追随着张满仓冲出了秦军包围圈。

本以为跳出包围圈后就此可以平安回家,然而没想到队伍竟然在大山里遭遇到了一队秦军士兵,不免又是一场好战。这队秦兵在赵军残存的沙场老兵一个冲击下被杀得片甲不留、暴尸荒野,然而在这场歼灭战中,陈老爹却没有幸存下来。为了掩护被冷箭盯上的刘老医师,陈老爹最终被秦军冷箭穿心壮烈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