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夏无启

始皇歪传 丛台书生 1514 字 10个月前

夏无启其实早已猜到刘老医师的来意,将身子一侧微笑道:“外面凉,老前辈还是屋里说话吧!”

刘老医师摆手回道:“事情有些急,老头子还是在这里长话短说为好!”

夏无启闻言,明知故问道:“不知老前辈有何指教,小子愿洗耳恭听!”

刘老医师知道时间紧迫耽误不得,于是开门见山道:“如今赵姬的孩子命不保夕,有些问题不是老头子一人之力就能决的。老头子想和小哥合作,将赵姬孩子的性命救上一救,不知小哥……”

不等刘老医师把话说完,夏无启冷冷一笑打断道:“此事老前辈不必多言,此子上次被邻里顽童失手打成内伤,多处内脏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小子知他是因给小女出头所以才会极力相救。此子脱离危险后,小子当时便亲口告诫过赵姬,让她禁足此子好生养伤,多则两三月便会痊愈!可恨这赵姬……”

刘老医师无奈的摇了摇头,苦笑一声说道:“小哥说的极是,若不是赵姬不听小哥好言相劝,怎能出现此等事情!只是……只是这六岁男童却也无辜,你我身为医师怎可见死不救?”

听刘医师这么一说,夏无启脸色微变,随即说道:“老前辈所言极是,作为医师自当将百姓生死为己任。但那也得分对谁,对我赵国百姓,小子当仁不让,定会竭尽所能!但是他国,特别是秦国人……呵呵……与小子何干?”

夏无启自知自己言语有些失礼,随即缓了缓语气躬身说道:“长平一战,我赵国四十余万将士成为了秦人的刀下亡灵,多少家庭因为这场规模史无前例的大战而家破人亡?又有多少的老人变成了鳏寡、多少幼童成为了孤儿?邯郸之战,更使得我赵国雪上加霜、生灵涂炭!老前辈,这国仇家恨难道……”

说到这里,夏无启目不转睛地盯着刘医师,眼睛忍不住地流出了两行热泪。夏无启抹了抹脸上的泪痕哽咽道:“老前辈,如果小子没记错的话,您的子嗣就是死在了秦人手里,而我的亲弟弟……”

话未说完,泪已洗面。夏无启的话,未尝没有道理。作为一个赵人,刘老医师对秦人自然也是恨之入骨,毕竟他的家人也成为了秦兵刀下鬼,一想到这里,老泪也就不由自主地流了出来。

用老手抹了几下脸上的泪水,刘老医师对夏无启意味深长道:“小哥所说老头子自然明白,老夫何尝不想把秦贼碎尸万段、挫骨扬灰?可战争毕竟是两国之事,无论谁对谁错最终双方的百姓都是受害者。两次大战,秦国同样元气大伤,伤亡兵士也只多不少,我们赵人饱受战争之苦之时,秦人也是啊!冤冤相报何时了?难不成让仇恨一直一代代地传下去,这样果真好吗?”

夏无启闻言不住地摇头,他不明白眼前的老头子哪儿来的宽宏度量,他不想再和刘老医师说这些问题,于是面若冰霜道:“小子自然知道老前辈所言极是,老前辈为人以爱为重、以善为先,世间列国何人不知何人不晓我赵国刘善医?但是无论怎么说,小子万万不能忘记自己亲人被秦人残忍砍下头颅的那一幕,永远都不会!家仇国恨,小子不敢忘记,终有一天小子要秦人为此付出惨痛的代价!”

刘医师听夏无启这么一说,知道事情彻底无望了。

“至于赵姬的孩子,请老前辈转告赵姬,身为赵人却不守妇节嫁给一个秦国人质王子,为赵人所不齿!想让夏无启去救一个流淌着仇人血液的孩子,万万不能,望好自为之!”夏无启表情异常严肃地对刘老医师说道。

时至如此,刘医师知道再谈下去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对夏无启拱了拱手说道:“也罢!既然小哥如此坚持,那老头子也就不强人所难了。唉……一切听天命吧!”说罢,便转身走开了。

见刘医师要走,夏无启并未挽留,只是再次向刘老医师拜了一个晚辈礼,恭送刘老医师消失在黑暗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