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这是个能人!

张震听后感叹,荒年买田夺田,等到风调雨顺,这两千顷地的收成也惊人了,那时地价也贵了,真是好算计,这是发国难财的榜样啊!

而张三的故事,就让张震悲愤了。

要说这张三,绝对是个能人,十四岁上,一个人跑到黄河里玩,不但没淹死,还抓了条十斤重的黄河鲤鱼上来。

那时灾荒还未让人绝望,地里还有些收成,张三也是实在性子,抓鱼也就是一乐,那张母又有些炫耀的意思,但逢张三抓了大鱼,就分与邻里。

这在丰年还好,能增进邻里关系,可是这年景一年不如一年,很快,这对张三来说就是一乐的爱好,竟然养成了村子里的恶习。

张三有这本事,同村人自认自家又不需要付出什么,逢饥荒之时,鼓动宗族开祠堂,专门成立捕鱼队伍,以供村里人吃鱼渡过饥荒。

说是捕鱼队,其实就是张三一人下水,几个汉子在岸上等着,将每日的收获一起带回来而已。

闲时一乐还好,谁让自己儿子水性好,妇人家又头发长见识短,不知黄河凶险,可是这每日去一次,张母就不同意了,毕竟这水性再好也有个意外什么的,不得已之下,张母以拿别的交换为由,想要推辞掉。

张庄的人们以不忠于宗族,不孝子等名头,要赶走孤儿寡母,俗话说在家千般好,出门万事难,这下张母可就怕了,被迫同意。

这分明就是欺负老实人啊,张三也是又老实又孝顺,母亲都同意了,他也不好说什么,如此一来,只十六岁的年纪,除了黄河流冰凌的冬天,每日风雨无阻的前往黄河抓鱼。

他有天赋,又熟能生巧,这本事越发长进,十里八乡都知道张庄有个张三,能下黄河抓鱼,不但没淹死,每日还能抓百来斤,下那涛涛黄河就如自家后院一般,人送外号张黄河。

而这张庄能保存完好,全庄人得以幸存下来,也是张三的功劳。

那后金四次入塞的时候,八旗兵一路烧杀抢掠,河北岸的浓烟隔着黄河也清晰可见,张三冒着初冬的寒冷,孤身游过黄河探个明白,回来之后和全村人一起挖了个大地窖避祸,这才得保存全村。

可是就是这么一位全村的大功臣,在今年夏末秋初,带人去往黄河例行捕鱼,去后却是张母为了张罗儿子的婚事,准备把地卖一块,结果是价格天差地别,张母不准备卖了,哪想那苏家见她孤儿寡母的,以为好欺负,当时就要强买强卖,双方争执起来,张母被推倒摔死当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