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正面冲突!

英军舰队从雷达屏幕上发现大量海上目标靠近,料定是七国海军的增援部队,领航旗舰知道情况不妙,连忙组织编队离开。

葡萄牙海军势单力薄,不敢追击,只得眼睁睁地看着英军拖着浓浓的黑烟离去。

此时,陆地上的搜捕行动仍在继续,在强大的武力威慑下,左翼天主党武装死的死、降的降,早已溃不成军。至4月12日午时,各地反政府武装见大势已去,纷纷开始无条件地主动向就近政府军军事管制区缴械投降。

剿灭各地残余武装后,荷西政府军在弗朗哥的带领下,很快加入到了七国联军在巴利亚多利德以东的搜捕行列中。

由于巴利亚多利德以东地区是左翼天主党长期盘据的核心,加上地形复杂、沟壑纵横,搜捕行动并不十分顺利,除德国的国防军轻伤数人外,其他各国都有伤亡报告。

马克·维达上校,德国国防军参与搜捕行动的最高长官。此人曾是德国国防军陆军第2教导师莱比锡第211教导营少校营长,也是一战时期获得赫赫战功的英雄人物。虽然级别不是太高,但却培训出了德国数以千计的基层优秀军官。

维达以治军严谨而闻名于德国陆军,在此次战斗中也一点都不含糊,并亲自带领突击队员俘虏了盘据在要道口的十几名反政府武装人员,但是,一位中士在战斗中负了轻伤。

有英、苏、法自愿者参与的武装团体都是难啃的骨头,部队随时都面临着伤亡。各国一时束手无策,让维达的心里窝着一团火,他二话不说,立即通知三营一连连长汉斯·莱德勒上尉,让他用装甲车改装的铲车开道,移开山石,开拓路面。其他坦克则立即跟进,掩护步兵搜索前进。

这种专门用来清理反坦克锥的改装型铲车是隆美尔和古德里安临时想出来的招数,而且曾得到过埃里克的认可,没想到首先在西班牙派上了用场。

汉斯·莱德勒上尉应声而上,亲自驾驶着改装铲车冲在最前面。

这个季节,山上的草木还没有完全茂盛,许多洞穴全都裸露在表面。搜索部队发现这样的洞口时,首先进行喊话,如果无人应答,则开始释放烟雾弹或进行坦克火炮射击。

这一招非常管用,大部份天主党残余份子都过不了三关,甚至在释放烟雾弹之前便束手就擒了。当天晚上,各国开始虚心向德军学习,并在德国坦克铲车的有力配合下,搜捕行动进展相当顺利。仅仅三天的时间,七国联军就收复了大片的反政府武装占领区。

接下来,搜索部队不断缩小包围圈,准备给天主党残余武装最后一击。

泛欧合作慕尼黑会议因为德国的影响力太大,表决率没有达到英、法两国预想的效果。收到来自德国的文传电报,张伯伦又气又恼,却也无可奈何。

鉴于英国皇室与德国千丝万缕的关系,加上德国驻英大使安德里亚斯从中管控分岐、协调关系,这件事他也只好暂时放下,并决定先解决西班牙内战以后再说。

一战以来,英联邦自感力不从心,不但失去了日不落帝国优越的地理条件,也时常被美国这样的小弟呼来唤去。张伯伦气得几次在大庭广众之下大骂前任首相都是饭桶、空谈误国。一时间,闹得国内在野党指指点点,闲话不断。

说来也是,世风日下,就连欧洲小国葡萄牙都敢甩脸子了,这是英国人无法接受的。

伊比利亚半岛位于欧洲西南角,东部、东南部濒临地中海,西边是大西洋,北临比斯开湾。比利牛斯山脉在半岛东北部,为天然界线与法国连接。南部隔着直布罗陀海峡与非洲对望。包括西班牙、葡萄牙、安道尔和英属直布罗陀。

伊比利亚半岛又称比利牛斯半岛,是欧洲的第二大半岛,南欧三大半岛之一。与意大利等国所在的亚平宁半岛、希腊等国所在的巴尔干半岛并称为南欧三大半岛。

1938年4月5日,德、意、匈、土、罗、丹、保七国防长在意大利首都罗马召开紧急闭门磋商会议,一致表决通过了一项旨在快速解决西班牙内战的决定。

这是一个经由埃里克发起、国防部长泽克特亲自主持的秘密军事会议。此前,联情局和军情局曾向汉莎宫透露了一个惊天大秘密:英国首相张伯伦已经与苏联领导人密谋,意在夏初季节悄悄集结重兵,全力以赴解决西班牙的荷西政府军。因此,这也是一次与时间赛跑的会议,七国必须在英、苏军队还没有踏上伊比利亚半岛之前消灭左翼天主党反政府武装。

4月8日,七国海军主力战舰悄悄在地中海帕尔马岛以南附近海域集结,紧接着,数十艘大型登陆舰满载坦克、火炮和佩戴有统一图案袖标的各国陆军从意大利西西里岛再次起航向帕尔马岛靠拢。

当天上午,庞大的海军舰队在西班牙东部的托尔托萨南部海滩强行登陆,并直插西班牙天主党武装控制的重灾区巴利亚多利德。

下午14时,七国联军如同神兵天降,天主党武装措不及防,匆忙抵抗,但架不住坦克的碾轧和大炮的狂轰滥炸,顿时阵营大乱。零星阻击后,大部份残余武装纷纷逃向内陆的巴利亚多利德高原。

4月的伊比利亚半岛非常凉爽宜人,七国联军紧咬不放,乘胜追击,直至离巴利亚多利德以东300多公里的沟壑区。天主党武装长期在此经营,对这里的一草一木都非常熟悉,利用地形地貌的掩护,反政府武装很快就逃出了七国联军的打击范围。

为了配合联军的清剿行动,荷西政府军也同时在全国大部份地区展开了对天主党各地反对派武装的重点打击,一时间,伊比利亚半岛硝烟弥漫,战火纷飞,形势也开始朝着执政当局有利的方向发展。

此时,英、法、苏、美四国的势力并没有在半岛退去,而英、苏两国势力反而在不断加强。面对七国联军密集的军事打击,美国人自知不敌,主动亮明了身份。按照联军的要求,美国人一个个缴械投降,并撤出了战区范围。

然而,英、法、苏三国自愿军顽固不化,节节抵抗,给七国军事行动带来了一定的麻烦。随着战斗的不断深入,反政府武装也开始组织反击,而且偶尔放出几枚小钢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