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 豪赌

看来“格勒纳事件”决不是偶然,而是埃里克的非常措施,旨在清除军事扩张路上的所有障碍。古斯坦夫想到这里,不禁倒抽了一口冷气。十年期,时间不短也不长,以德国目前的综合国力来看,恐怕独力难支,但是,如果得到国内知名企业的支持后,应该是没有多大问题的。

这份合同已经挑明了时间,德国计划利用十年的时间完结这一次主动发起的战争,包括军需物资筹备期、实战期和战争收尾期。从合同内容来看,德国获胜的把握是百分之百,因为埃里克已经在合同上约定自己到占领区收购相关的产业,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说句题外话,毕竟古斯塔夫不是穿越者,当然不知道若非埃里克的横空出世,德国在一战时便会沦落成欧洲的笑柄,甚至于现在还在由疯子或无能之辈执政。

古斯塔夫没有当即答应埃里克的要求,而且埃里克也没有过多的言词相激,毕竟,他们是朋友,自然会找到双方的默契。至于保密问题,这样的谈话内容和合同,给古斯坦夫一万个胆子也不敢外传,不然,没命的不光是他,就连整个克虏伯都得完蛋。

一连几天,古斯塔夫都把自己严严地关在办公室里,他象浴火重生一样,等待涅磐的那一刻。贝塔并不知道丈夫为什么要这样对待自己,除了塞点吃的东西进去,分咐家里人都不要随意打扰他。

总统刚刚到访过,肯定是涉及了一些让古斯坦夫十分为难的事情。对于这些,贝塔早就看在眼里。

柏林西效机场寒风凛冽,虽然是个暖冬,但还是让人感觉瑟瑟发抖。因为有贵客要来,埃里克派出的专车很早就在跑道边等候。

果然没有让埃里克失望,没过多久,古斯塔夫即通过安娜塔告诉埃里克,说自己想造访汉莎宫。埃里克一听,非常高兴,二话没说,当即派出自己的专机直接进行接送。

这样的待遇可不是什么人都可以享受的,但是,古斯塔夫以朋友的身份享受了。

当晚,古斯塔夫给了埃里克一份满意的答卷,他在合同上签字了。

这位历经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半途出家的野心派企业家,对埃里克深信不疑,换言之,即使埃里克无法履行诺言,他也豁出去了,因为埃里克多次化腐朽为神奇的手段让他从心尖子里放心。

古斯塔夫的决定并不盲目,就凭联邦德国现在的经济底蕴和军事体量,尤其是埃里克的胆大心细,他认为值得投资。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企业能够快速崛起,很大一部份原因是他们创造了机遇,把握了机遇。而克虏伯之所以能够连创辉煌、并且不断巩固发展地位,靠的就是企业领导人的胆魄和慧眼。

把自己关了好几天后,古斯塔夫只做出了一个决定,那就是不计成本地帮助埃里克,至于十年后的事,那都是后话。

他只想要一飞冲天!

古斯塔夫·冯·波伦·翁德·哈尔巴黑是克虏伯公司的第三代掌门人,但他的血统却并非克虏伯家族。

1902年,克虏伯公司的第二代总裁弗雷德里希·阿尔弗雷德·克虏伯因同性恋丑闻被新闻界暴光而自杀,女儿贝塔·克虏伯便成为了克虏拍唯一的合法继承人。

由于人们普遍认为一位年轻的女性不太不可能执掌规模庞大的克虏伯武器帝国,结果,德皇威廉二世便亲自出面为年轻的贝塔选择了夫婿,并挑中了普鲁士外交官、年轻英俊的古斯塔夫·冯·波伦·翁德·哈尔巴黑。

两人结婚后,威廉二世为了延续克虏伯家族,又给这位外交官古斯塔夫冠上了克虏伯的姓氏。

作为德国工商业界最大的工业企业,埃里克集团之前是以技术输出和加工精密零配件来收购大多数国内外企业的股份,然后逐渐反客为主,成为控股方。

而排名第二的克虏伯集团,则完全是靠实业发展壮大起来的,但同时也有自己的科技研发团队,并以高产高效和技术革新闻名于德国。像后起之秀的奔驰、宝马、整合后的hk、福克斯等等都无法与之相提并论。

埃里克与古斯塔夫每次见面都很愉快,两人的共同话题较多,一直是非常投缘的朋友。这种坦诚相待的关系,超越了一般的兄弟,让很多人无法理解。

下了飞机,埃里克便驱车直奔克虏伯工业园。

事先得到通知的古斯坦夫早早地在工业园大门口恭迎,这几乎是两人之间多年以来的一种默契。

握手、熊抱,然后一同进入公司总部大楼的会客厅。

“一杯葡萄酒还是一杯黑茶?我的朋友。”古斯坦克非常随意地问道,并没有称呼总统的头衔。

“哦,两样都要,你是知道的,我在总统府的生活并不丰富。”埃里克也不客气,因为他们已经是非常交心的朋友。

“那好,我们先喝葡萄酒,然后再慢慢品上一杯淳香的黑茶。”古斯坦夫说着,一杯来自巴伐利亚的玫瑰色葡萄酒带着扑鼻的浓香已经递到了埃里克的手上。

两人边喝酒边闲聊,古斯坦夫话锋一转:“你一定不是为了来我这里喝酒品茶,说吧,要我干点什么?”

埃里克哈哈一笑:“两位商人聚在一起,当然是为了生意而来啊。”

于是,埃里克把自己来鲁尔的目的实实在在地告诉了古斯百夫,并从文件夹里拿出一份已经填写条件的合同放在茶几上,示意古斯坦夫先看一下、然后再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