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死贵的德国货(求推荐、月票、打赏)

的确如此,西班牙内战总有一天会结束,战后重建那便是真金白银,德国可以把眼光放长远一点,等待荷西战胜后继续他的军事独裁。

荷西身边虽然缺乏理财的帮手,但他的承诺也一样值钱,埃里克已经想好,决定把宝压在他的身上。于是乎,荷西也说话算数,把自己的控制区许多承建项目包给了德国。

这样的范例也有过,穷得差点卖地的沙特王国和伊拉克王国曾经就是这么做的,包括那个被阉割了的土耳其,几乎都是因为德国的工程参与改变了模样。

弗朗哥非常清楚,那条流经土耳其的输油管道,亿马克进行维护,其中极大部分资金就交给了土耳其政府的雇佣军巡逻队和沿线维护工人。西班牙虽然没有这样的条件,但一样也有吸引德国的地方。

沙特阿拉伯早已将国内大部份石油开采权交给了德国,伊拉克也同样如此,每年坐等大量的外汇入账,老百姓不用干活,躺在家里就有人送钱上门。

以前,没事做的人闹事,有事做的人也闹事,自从德国人雇佣了他们,虽然工作有死有伤,却再也没有一个人造政府的反了。

弗朗哥在德国的那几年里,耳濡目染了德国的工农业发展,曾经发誓要振兴西班牙,现在,这样的局面,除了依靠荷西来改变,别无他法。虽然他本能地排斥国内工程外包,但形势如此,加上荷西的决定。他目前也只有执行的义务。

但是,以项目换武器的提案,可能不会再延缓下去了,因为西班牙荷西政府更希望以矿区的开采权换取外汇。除现在进行武器交换外,以后不再以物易物。吉勒对这个提案非常意外,毕竟德国高层都没有这方面的打算,他一个小小的上校,更是做不了主。再说,统战部虽然预估这次战争会持续一段时间,但是德国也不便在此时过多地暴露自身的实力。

当初埃里克同意把bf109销售到西班牙,霍夫曼是坚决反对的,在他看来,这款战斗机完全打破了常规,对将来的空战可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提前暴露飞机性能只会让敌人更加警惕,甚至预先找到对策,会对德国的《巴巴罗萨计划》不利。

可是,埃里克的想法明显不一样,他想倒逼国内军工企业加快更新换代。霍夫曼几次想亲自去总统府提示一下埃里克,却因为太了解埃里克的性格,最后只好作罢了。

好在没过多久,埃里克便电话通霍夫曼到总统府去一趟,并取出另一份军工资料交给了他。资料封面是福克公司的图标。很显然,这也是一款不错的飞机。

埃里克并没有让霍夫曼立即打开资料,而是让他回去以后再看。

让霍夫曼奇怪的是,bf109的性能如此优异,完全可以笑傲整个欧洲,而埃里克能够舍得让它的性能提前暴露,只能说明福克公司这款新型战机会更胜一筹。以霍夫曼对埃里克的了解,他相信这也许真的是事实。

这份资料的保密程度很高,是一份贴上了三个s的档案袋。当晚,霍夫曼带着资料和疑惑回到了统战部大楼。

各国观察员乘坐的商船将在加得斯港口停靠,代表荷西政府到港口迎接的客人的弗朗哥不停地拿着望远镜朝海平面上搜索着。

上午十时左右,悬挂十几面各国国旗的商船才缓缓出现在加得斯附近海面,比预计的时间晚了整整一个小时。

除了支持荷西军事同盟的国家外,保持中立、甚至反对荷西政府的各国观察员也不在少数,这些人随时可以改变世界对西班牙局势的看法,荷西和弗朗哥一个也得罪不起。很明显,这是赢得政治资本和外部支持的机会,包括左翼派别武装也不愿意错过。

而在西班牙的东北部,巴塞罗那同样也非常重视这次难得的国际斡旋,许多敏感武器都进行了高度隐蔽或临时处置。

在这些大腹便便的观察员里,弗朗哥最在意的还是德国极其欧洲盟友的光临,虽然他一直对所有观察员都热情相迎,但多多少少存在个别方面的区别对待。

作为国际观察员的一份子,德国对于参与调停西班牙内战,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实际上,埃里克打的是自己的小算盘,他派出是国内空军方面极有影响力的人物,空军上校威廉·比特里希和陆军鹰派代表人物赫尔贝特·奥托·吉勒,足见此次活动,德国另有目的,而且有不可告人的重头戏。

就西班牙各派势力对比,荷西的军事独裁政府显然在军事实力上稍胜一筹。因为政府以保护平民为借口,高呼着正义的口号,不断向全国发出通令,以获得普通老百姓的支持。实际上,政令也只是哄骗老百姓的噱头。

几乎所有海外殖民地目前都归政府所有,政府在向为些地方派出官员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敛财。内战暴发后,这些本来就不属于西班牙的东西便极有可能旁落,而且许多殖民地已经开始逐步萎缩。

内战开始不久,荷西的攻势便非常猛烈,加之军方“正义”的号召力,左翼武装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不得不节节败退。至到1931年初,形势才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双方的拉锯战终于形成。

外汇储备几乎全部掌握在左翼武装手中,从侧面反应了荷西政府的无能。占领区的经济状况虽然还过得去,可一时间却凑不齐向欧盟购买武器装备的钱,令荷西十分尴尬。

形势不容乐观,荷西非常苦恼,幸好弗朗哥一直都是他坚强的后盾,否则,政府军随时都有可能丢城失地。毕竟,当初也是受了弗朗哥怂恿,荷西才最终弄到现在的境地,这个烫手的山芋也只能由弗朗哥出来摆平。

1931年1月,塞维利亚的冬季水瘦山寒,天寒地冻。在东郊别墅式酒店安顿好国际观察员所有代表后,弗朗哥悄悄地走进了德国代表团下榻的别墅。

与其他代表住所一样,这也是一栋豪华的郊区别墅式酒店。稍稍不同的是,没塞维利亚很难找到这么一栋依山畔湖、空气新鲜、极富灵感的小别墅。这其实是弗朗哥为了讨好德国代表团,特意挑选出来的。

晚上九时许,赫尔贝特·奥托·吉勒和威廉·比特里希很早就在温暖如春的小会客室里焦急地等待着弗朗哥的到来。

在壁炉里填满木柴后,双方在一张小巧玲珑的圆桌前坐下,正式商议接下来的武器交易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