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麦克斯接盘

“这小子的父亲曾经是我的好朋友,更是个外交多面手,亚、非、欧、美几大洲无所不及,在帝国时期,那可是在国际界呼风唤雨的角色,只可惜联邦建国前昔没有挺过灾荒,饿死在逃亡的路上……”麦克斯说到这里时,无比感慨。

“既然有这样的能人,你为什么不早点向我推荐啊?”埃里克故意生气地说。

“那时候我都不知道这世上出现您这样的国家总统,我向谁推荐呢?”麦克斯笑着说。

“那么后来你可以向我推荐安德里亚斯啊。”埃里克接着说。

“我也是几年后才在伦敦看到他的,之前根本就不知道他们一家子流亡去了哪里,没想到他们后来还是返回了柏林。”麦克斯说到这里,心里倒有几分感叹“这孩子行事颇有他父亲的风格,我做梦都没想到他会为您所用,而且是派驻英国的大使。”

“这事多亏了代总理汉斯·路德先生,要不是他,这样的人才就白白地浪费了。”埃里克感慨地说。

“伦敦各界对‘8·26事件’的关注度比德国还高,不得不说,英国民众对时势政治的敏感远远超过了德国。现在日本和英国正在互相撕咬,双方除了撂狠话,基本上毫无厘头。您先看看当地的新闻就知道了,这是今天早上我在机场附近买的。”麦克斯边说边从手提包里取出一份当天的报纸。

“报纸先放这里,我等下再看,你给我说说安德里亚斯的工作情况,还有,为什么说英国政府不会对‘8·26事件’不了了之。”埃里克一直想知道这方面的情况。

“这小子把美国人的心理摸得透透的,早就知道美国政府一直也在大张旗鼓地援助华厦政府,不光是政治、经济,军事上也有很大的力度,德国的援助计划其实正中美国人的下怀。”麦克斯象打开了话匣子“托特的死让美国人非常恼怒,认为是断其一臂,因此不断对英国政府施压,要求彻查。”

麦克斯喝了一口茶,又从埃里克的手里把刚刚那份报纸拿过来打开,指着头版头条让埃里克自己看。

“你接着说。”埃里克的眼睛没有认真关注报纸。

“安德里亚斯通过其父亲的影响成功地与美国驻伦敦大使交上了朋友,哪怕日本和英国休息片刻,这小子都会马上举行记者招待会重提此事,并利用美国朋友造势,让英、美、法等国无法从中抽身出来……”麦克斯说得津津有味,埃里克也听入了迷。

“这小子没有让我失望……”埃里克非常开心。

“总统先下一步准备怎么走?其他援助随行人员抵达华厦后已是群龙无首了,美国和华厦人虽然不说,其实也在等候德国下一步的决定。”麦克斯说。

“军援继续,不能因为托特死了事情就结束了”埃里克说。

“总统先生早就有准备吧。”麦克斯神秘一笑。

“事出突然,我哪有什么准备?只是对华军援的事不能虎头蛇尾。否则就会让别人当成笑话。美国人不是对华一直青睐有加吗,我们现在非常巧合地与他们站在一起了,这对我们国内今后的军事投入大有益处,让他们觉得德国与美利坚是一条心的,这很重要。”埃里克非常认真地说。

“您准备派谁去顶替托特成为援华的领队?”麦克斯问道。

“上次的援华队员中有一名上校副官,你只需要带去一份任命他为领队的《委任状》就行。”埃里克随即从办公桌上堆积如山的文件中抽出那份《委任状》交给麦克斯。

麦克斯仔细看了看,放进自己的手提包里,然后向埃里克告辞,回家休息去了。

“那也不能就此罢休,否则这帮强盗会得寸进尺!放着‘8·26事件’不说,东州湾曾是我们管辖的势力范围,日本竟然有胆量找英国人要过去!”龙德施泰特怒不可遏。

“‘8·26事件’实际上就是东亚磨擦的开始,日本人的目标早就不在胶州半岛了。”联调局局长奥利弗意味深长地说。

“不能让日本人打歪主意,国防部可以就此向日本方面提出严正抗议!”司法部代部长奥巴登·冯·霍尔维格说。

“抗议,抗议,抗议个屁!部长阁下,一个小孩子对一个大人说‘你不能抢走我的巧克力蛋卷’,可是,那能管用吗?”龙德施泰特狠狠地呛了奥巴登一句。

“可我们鞭长莫及啊!将军阁下。”

“那也不能让日本人在那里为所欲为!德国的武装力量也不是吃素的。”

“东州湾在遥远的太平洋西海岸,尊敬的将军阁下,您的陆军暂时还不能部署到那里。”

“笑话!那可曾是我们的地盘!”

“但那块地盘也是我们非法侵占的,这与日本人从我们手上非法抢过去没有什么区别,阁下。”

“好了,大家都不要吵了,外交也是解决问题的途径,无论如何我们也不能忍气吞声。现在,大家要统一思想,在向日本提出严正抗议的同时,限制他们驻柏林大使馆的活动范围。另外,把所有的压力转移给英国,逼迫英国交出凶犯。”埃里克最后拍板定调。

埃里克的决定作出后,龙德施泰特便不再说什么了,此时此刻,他也非常理解总统的无可奈何。

宣布散会时,已经很晚了,陆军总司令龙德施泰特、空军总司令胡戈·施佩勒、海军总司令弗兰茨·冯·希佩尔三人便迅速登车赶往机场,并从机场乘专机远赴地中海某无名小岛,他们将亲自参与指挥当地驻军9月2日进行的海陆空三军岛屿登陆作战演习。

8月28日,美国纽约各大报纸报道称,日本首相此前一天在与英国首相劳合·乔治举行电话会谈时,对德意志联邦指责日本特工在英国邮轮上使用化学武器暗杀德国前空军总司令托特的做法提出了质疑和谴责。

日方表示:“日本对罪犯在英国皇家邮轮上所实施的犯罪行为感到愤慨”并认为“使用化学武器行凶的组织或个人都应该受到严厉的制裁”。

但日方对不久前德意志联邦政府指控日本特工组织在英国皇家邮轮上行刺德国前空军总司令托特的事件矢口否认。

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同时表示,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英国不会一口咬定这事就是日本特工所为,但是,英国皇家警察在邮轮上采集的所有证据都对日本及为不利。

针对“8·26事件”,英国政府不会就此罢休,相信真相总会有水落石出的那一天。

随后,英联邦政府发出最后通牒,警告杀人凶犯最好投案自首,并宣布驱逐数名日本驻伦敦外交官,暂停英日计划在年内的所有高层双边接触。

接下来,调查工作在华厦已经展开,但千头万绪,没有丝毫进展。

事情逐渐闹大,世界各地都是一片指责之声,甚至有媒体怀疑是英国政府所为。导致英国政府与日本政府之间不断扯皮,并产生了难以弥合的裂痕。

在英日之间闹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德国也没有闲着,只要“8·26事件”趋冷,驻英国大使安德里亚斯·冯·施密特便会想办法炒热,并多次召开记者招待会,以此表达德国的诉求。

明眼人都知道,此事背后疑云重重。如果英国政府真想暗杀这位德国前空军总司令,在此之前有很多机会为什么不实施,非得选择在去华厦的本国邮轮上进行,而且还是在托特被削职之后动手,显然,外界对英国的指责是毫无根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