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封王背后的算计

这才是自己最大的秘密,也许老道真的能看出来点什么,这几句也许就是他的批语?

正在秦睿沉思的时候谢恩打断了他:“秦少你发什么呆一个疯老道的话你还当真了,还我能死后封王,咱们大周异姓王也只有四位,都是镇守一方大员,就连秦爷爷拓地千里都没有能封王,我还死后封王,除非是改朝换代。”

突然谢恩似乎意识到自己说了什么不该说的话,立刻住嘴。

幸好周围没有什么人听到,他悻悻坐下。

“封王的愿望也要有的,这就是一个指向,就像那些寒门学子,他们一心读书为的就是能通过科举走上官场,封妻荫子,他们为此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我们这些武将世家子弟想要封王有什么不可的,说不定以后就真的封王了,年轻人总要有些理想吗,万一实现了呢?”

秦睿想起了在自己那个时代一个其貌不扬却用自己的产业改变什么生活习惯的矮个子说的一句话。

年轻人还是要有理想的吗,万一实现了呢!

谢恩不知道他刚说完大周王朝只有四个异姓王,没有过多久就实现了,不过并不是他。

大周朝廷的那场动乱,已经彻底平定下来了。

应该惩罚的人一个都没有跑掉,杀、关、流放等都已经全部使用了。

任何一个朝代任何一个国家对造反都是严惩不贷的。

惩罚完毕,就应该要奖励了。

有功之臣皇帝姬天子要大力奖赏,这是不用说的。

基本上当时站在姬天子那边的大臣基本上都有升赏。

你看包文正当了宰相,谢恩接任了天下兵马大元帅。

这是升官,也有一些人被皇帝赏赐金银不少。

这就是皇帝释放的一个信号,跟着哥干,有你们的好处。

跟着乱臣贼子,那也好办,你看看那些人头就知道了。

“包卿,你看看这份圣旨,你觉得朕这个决定怎么样?”

在养心殿,姬天子的寝宫,姬天子将一封没有加盖玉玺的圣旨放在了当朝新任宰相包文正面前。

包文正没有说完看着圣旨生的内容,惊的下巴都快掉地上了。

这上面的内容太震撼了,不过他现在是宰相了,很快就恢复过来,疑惑不解的问向姬天子:“陛下,这恐怕于我朝律法不相符吧?”

“嗯?”姬天子看着这位新进的宰相:“包卿认为这不合适吗?”

“不合适!”包文正坚定的说道:“秦国公虽然功劳巨大,可是还没有大封王的地步,封王也有违于我大周祖训,还请陛下三思!”

包文正说完静静的等着姬天子的训示。

他看的可不是一份什么普通的圣旨,虽然没有加盖玉玺,没有法律效力,但是也够让人震惊的。

上面的内容的大概意思就是鉴于秦去疾秦国公一生为国,功莫大焉,多次为难时刻救驾。

特别是本次秦国公力挽狂澜,一句剪灭叛贼,挽救大周,救了皇帝。

所以决定册封秦去疾为秦王,封地栎阳城,与国同休!

这份圣旨要是发出去一定会引起来轩然大波。

大周王朝有非姬氏不可封王德尔祖训,这是当时姬天子定下的规矩。

只要是大周之人必须遵守,如有违反天下共讨之。

这就是华夏汉朝白马之盟的翻版。

华夏汉朝泗水亭长刘邦在一帮哥们的帮助下当上了皇帝。

当上皇帝心里不踏实,他将自己封的几个异姓王给除掉了。

相信自己家的人,于是老刘分封刘氏子侄为同姓王,并与群臣定在一条大河边,杀了一匹白马立下盟约:非刘氏子弟不得为王,否则天下共讨之!

这就是白马之盟,在华夏很流行。

可是在大周没有白马之盟,却有也有类似巩固中央集权的手段。

太祖姬轩辕也立下了这个规矩,非姬家子孙不得封王。

所以包文正见到老师秦去疾封王,心里虽然高兴,可是也极力反对。

就是大周传下来的这条类似于白马之盟的规定。

姬天子笑了笑,看着包文正,这人虽然是秦去疾的弟子,但是对大周还是比较忠心的。

不过他是不知道自己的用心。

“大周还有什么没非姬氏不得封王。东南西北四大藩王,那一个是姓姬的。

秦去疾老城谋国,屡立战功,多次救朕于危难,如今他告老还乡,朕没有什么能酬谢他德尔,就册封为秦王,怎么样!”

姬天子现在总算能彻底下定决心了,自己的宰相都反对,那其他人也绝对会反对的。

反正无论如何自己都要封他为王,这样那些忠心于大周的大臣们,和秦去疾就慢慢疏远了。

一个虚无的王位既能让一些大臣和秦去疾慢慢疏远,而且能趁此机会看看到底多少人是一心站在秦家那一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