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应属于独立社会组织的足协,就这么成了政府直属事业单位,足协领导们也都成了身处体制内的政客。什么青训发展、什么十年规划,在足协领导们任期内的政绩面前,一切都成了笑话。
急功近利的足协领导们,忽视了青少年足球培养体系建设和青少年足球运动普及等长远性发展的基础工作,片面地维护国字号球队长期集训制度,随意改变联赛赛制、升降级制度和竞赛日程,甚至出现过体育总局宣传司强行掠取中超联赛电视转播权的恶例,这种严重背离正规化、市场化的行为极大的损害了中国足球联赛的健康发展。
当足协都不重视联赛的时候,种种莫名其妙的潜规则也就有了适宜生存的土壤。在体制弊端的制约下,刚刚成立一年半,上升趋势正猛的甲a联赛逐渐变味,“黑哨”、“假球”等词汇开始大量地出现在职业联赛中。
刚刚长出腾飞萌芽的中国足球,就这么被扼杀在摇篮之中。
和广大的中国球迷一样,肖然看球越来越迷茫,他不理解为什么裁判总是选择性失明,为什么后腰可以把球吊入自家球门,为什么门将可以把球托进自己把守的大门??????太多太多的不理解,让他很难再从甲a的比赛中找到快乐。
时间一晃来到1999年,16岁的肖然开始在青年联赛中崭露头角,此时的他任然怀揣着为国效力,身披中国国家队战袍驰骋球场的理想,期待着凭借自己的满腔热血,带领中国国家队过五关斩六将,将伊朗沙特日本韩国一一挑落马下,进入世界杯乃至于捧起大力神杯。
然而,一切的梦想,都随着“咔嚓”一声戛然而止——在一次队内训练赛中,他被同位置的队友铲断了小腿。谁也不知道当时教练们的身上发生了什么故事,总之事后他们一致宣称这次受伤是肖然自己撞上去的,主要责任在肖然自己。而那个据说爸爸叫李刚的队友,除了由他父母支付了一部分医疗费之外,连歉都没道一个。
由于医疗条件的不足,伤愈后的肖然虽然能够像正常人一样行动自如,但他的左腿却无法再承受长时间的激烈运动。
梦想破灭了的肖然只能和万千中国孩子一样,挤上了高考这根独木桥。
不得不说,肖然学习能力相当强,短短两年的时间,他把之前落下的课程全都补了回来,追上了同龄人的步伐,在语言方面更是具有极强的接受能力。
或许还是难以放下足球吧,在高考结束后,肖然又参加了雅思和托福考试,他希望能够在世界上足球氛围最浓厚的国度度过自己的大学生涯。
2001年9月底,伴随着父母千叮万嘱地依依惜别,拿到了英国金斯顿大学录取通知书的肖然只身飞往九千公里之外的伦敦城,开始了他的异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