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酿酒技术的发展

文人不弱 熊猫没有凶 1105 字 10个月前

。。。。。。

米酒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这个朝代的米酒才处于酿酒的萌芽阶段,属于带着酒糟的米酒,度数不高,大概才58度,比平常的啤酒度数还低,而古代豪侠之所以能一饮多少碗,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就拿武松来说,他在三碗不过岗喝的若是十八碗梦之蓝,那别说是打虎了,上山都得先吐一路,说不得还会引起宿醉头疼头晕什么的。

第二个阶段是彻底发酵,也就是现在乡下还有人喜欢喝的老米酒,已经去除了酒糟,度数大概在813度。比如宁大富酿的那缸米酒显然是已经注意到了发酵的问题,不过由于酿酒技术发展的局限性,还没有去除酒糟,所以比起别人酿制的米酒虽然有一点点的不同,可总归还是处于第一阶段。

第三个阶段便是发酵之后的酒经过蒸馏,也就是如今的白酒,度数大概在3060度左右,属于高度酒了。这个时代喜欢喝酒的若是喝上这么一口白酒,起初可能会觉得有些不适应,觉得辣嗓子,可喝习惯了以后便会觉得自己过去十几年喝的酒都白喝了。老人就喜欢慢慢酌白酒,哪怕是一个年轻人,可能喝快酒,干趴多少老人家都没问题,可如果慢慢喝白酒的话,真不一定能干得过老人家。

当然彻底发酵的米酒不一定只能蒸馏成白酒,如黄豆,大米等加入酒曲充分发酵以后,经过压榨便是黄酒,也是周易在推广纯度更高的米酒之后会紧跟着推出的另一款新酒。

不选择蒸馏成白酒,原因也很简单,这个时代完全还没有蒸馏的概念,在操作流程上有一定的困难,相比之下,黄酒的制作就不是那么困难了。

一切为了时间,等将张家的事情处理了,周易会另外找时间将白酒蒸馏出来,毕竟是酒之大成者,不能缺了。

宁大富原本的酿酒技术是领先于这个镇子所有的酿酒匠工的,所以周易自然而然地选择了他来做助手,将一些酿酒的原理说与宁大富听以后,就好像是在他的脑海里打开了一扇新大门一般。眼神中带着充满了不可思议的神采:“东,东家,您,您真是酿酒的天才啊!这,这些都是您自己总结出来的?”

“呵呵,是,是的,没,没错!”周易干笑了两声,面上一阵尴尬,就这么堂而皇之地承认还真挺不好意思的,可心中这一阵舒爽又是什么鬼。

在周易的指导下,米酒的提纯也进入了正式阶段,整个厨房都烟雾缭绕的,慢慢地一阵酒香从缸里传来。

宁大富闻着这股以往从未闻到的酒香,忽而一阵脸红,就上午还拍着胸脯与周易保证自己的酿酒术是镇上数一数二的,结果自己东家的酿酒技术远超过自己,真是被活生生地打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