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掌握一切的皇帝

藏剑秋易青,永世镇国公,真真正正的与国一体。

至少在秋易青活着的时候是这样的。

而且古代很多时候不是以才能为最重要的考核标准,是道德,是资历,而道德,谁怼秋易青这个百岁老人,你都不尊老,而且不尊救国英雄,你还有道德?没有道德,一个文臣仕途基本就没戏了,就算能挺着,子孙后代再想当官也难。

至于资历,谁能跟秋易青比资历呀?这里最大的才五十多,如果不是秋易青的儿子当年专修剑道,后来又遭受剑败的事情,导致晚婚,秋易青的孙子都有这帮人这么大了。

若是秋易青不想见这帮人,就算是把所有人都晾在门外,也没人有资格说是非。而这帮人都是养尊处优,高高在上的,被晾着不丢人吗?

让小的去,更别说了,人家镇国公何等身份,是你一帮人能见的吗?

让秋易青不得不见的,那基本就只有皇上,可你让皇上不辞辛劳地去?不好意思,自从除了明英宗这个给人俘虏的皇帝之后,大明文臣就打死不让皇帝出去,别说打仗,京城甚至是皇宫你最好也别出去。

而且皇帝去找一个臣子,还是一个半江湖人的武勋,这太贬低自己了。

至于让秋易青上来,人家都百来岁了,又断了双腿,要是出点事情,死在路上,这责任没人付得起。

见着众人表情,皇帝眼中一抹笑意闪过:“而且众卿家距离江南到底太远,实际情况也未必清楚,所以不妨请定国公回京,诉说原委,朕才好定夺清楚。”

“陛下三思,定国公已经告老还乡,何必再劳教他老人家。”

“陛下三思。”

沈若凡一句话,顿时一群人反对道,一阵一阵的三思。

皇帝嘴角微不可察地一翘,这些官的性子他最了解,绝对不会允许沈允全这个已经被踢出朝堂的人再进朝堂,因为他若进来,一个人的威望就能抗衡整个朝廷,而且以他的身份若入朝,谁敢居于他上?所有朝堂的平衡都要被打破。

所以拿这个吓是最好的。

当然也只能吓吓,因为皇帝也不想这种朝廷容不下的人出现在朝堂上,秋易青也好,沈允全也罢,都老实点待在江南就好,最好全老死了,这样他顾忌更少。

见着百官的模样,皇帝微微点头,正要说出让太子准备回宫的消息,安抚一批人,忽然听着外面急促声传来。

“臣任东流有急事启奏,武当、少林、华山、青城、崆峒等众多门派高手齐齐赶往江南,要举行除魔大会。”

“陛下,此贼如此跋扈,不但侮辱宁侯,竟然还掌掴太子,如此大逆不道,无君无父的畜生怎能留之?请陛下下令将这逆贼处死。”

“陛下,掌掴太子挑衅天家,十恶不赦,当诛九族!”

“陛下,天威不可侵犯此人掌掴太子,如何能留起性命?”

“陛下,太子乃是国之储君,关系国本,日后一举一动都关系江山社稷,怎能让此等小人长留左右?请陛下下旨。”

“陛下,太子一事关系国本,若身边多为此等小人,江山危矣!请陛下下旨锄奸。”

“请陛下下旨。”

“请陛下下旨。”

……

满朝文武百官齐刷刷跪下,场面甚是壮观。

堂堂大明天子脸色尽是一片无奈,这场面都快是逼宫了。

当然,他知道这不是逼宫,这一群人少了少数之外,都是维护他这个皇帝,或者说根本没胆量去把他拉下来,哪怕他病重也一样。

只是沈若凡今天做的事情太大。

第一,打了宁王的脸,如今宁王一系的找到机会,自然往死里咬。

第二,教育太子是詹事府的事情,当初太子一去不复返,其实就已经炸锅了,只是皇帝说了一句,谁觉得威望胜过定国公的便去江南把太子找回来,一群人才不敢再说话。现在有机会了,这一群人也炸起来了,教育太子,没有什么太大的权力,但只要太子登基,便能顺理成章地掌握实权,入内阁,平步青云,现在有机会了,哪里不跳出来,皇帝也不管你,我们说的是合情合理的,仗义执言,你打我,你就是昏君!

第三,殴打翰林,那是代表了他们士人清流的,就算有罪,你也该先进行审理,然后再问罪,但没定罪之前,都要保持尊敬,这是士人应得的,他们是孔圣传人,掌握真理的人,何况在他们看来吴守仁是有罪的,但沈从是无罪的,你滥用私刑,该死。

第四,太子被打,这个是真的大事,不过对这些人来说不是特别重要,因为太子被打不被打关他们什么事情呀?基本上就是建议一下,如果没有利害冲突,基本不会闹到这种地步。

当然说是这么说,但第四个理论上还是最大的,所以一群人都拿这个冠冕堂皇地当理由

而且也就是第四个让那些原本没有利害关系的中立分子也忍不住了,一定要弄死沈若凡那。

纵然是九五之尊,面对这么多人的请求,天子也头疼,满朝文武,不是说笑的,总不能把这些人都收拾了吧,那不就是昏君?而且收拾了这群人,谁来帮他老朱家办事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