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三章 永伴

圣武称尊 小圆源 3059 字 10个月前

简而言之,她生性贪玩,各类稀奇的玩意儿都要尝试一遍,家乡每逢冬季的时候,童心未泯的她都喜欢在院子里堆雪人,久而久之,就干脆将这铲雪的道具收入容戒里。

小姑娘挥舞小铲,开始做掘坟的工作。

这在大多数村民看来缺德的事情,她做起来却是毫无负担。

有时候,世俗的毁誉不必太过放在心上,只要本人知道自己是在行善,所作所为不负本心,就足够了。

女孩虽然主修精神,武力算不得出众,但做起这种事来,也是绰绰有余,每过多久,坑已经挖得身来,一具尸骨渐渐的出现在眼前。

她将速度略微放慢,下铲的时候确保不损坏尸骨一点。

一具男性的尸骨安静的躺在挖开的坑中,这是巧娘夫君的尸骨。

上次见到时,女孩就做了万全的准备,旁敲侧击、不留痕迹的向大娘问出她儿子埋葬的地址,大娘说得起兴,不疑有他,便是顺口说了出来,女孩却牢记心里。

小姑娘把铲子放在地上,取出一具稍显纤细的尸骨,正是那巧娘的,小心翼翼的放入坑中,和她丈夫的并排让入坑里。

由于眼泪已经留得太多,这会子目中略显枯涩,但是没有新泪流出来,女孩眼圈泛红,清澈目光含着由衷的感伤之意,看了看并肩躺着的两具尸骨,最终凝住在巧娘的尸骨上面。

“这位…姐姐,你就在这里陪伴着你的夫君吧,生生世世,永不分离。”小姑娘哽咽着说。

一番感伤之后,女孩遥遥地感应到有人过来,不敢耽搁,快速的挥舞小铲,将挖出来的土填回坑里,待那人来时,这片坟地彻底恢复了原状,看不出有什么异样。

那人是个醉酒的村汉,本想回家走,却是走反了,竟是在懵懂之中走到这片坟地里。

见这么个女孩这么晚了,独自一人在这坟地里,说不出的诡异,目含诧异的望了她一眼,再扫视一下四周,突然察觉这是坟地。

夜风呼啸,月光凄惨,四下里似乎有说不出的阴气将他包围,莫名觉得浑身一阵冷意,打了个寒颤,酒意便已醒了大半,一缩脖子,忙折转身去,踉踉跄跄的往村里返回。

小姑娘低着头慢慢的走出坟地,走出村外,远远的望见村道了,便是将那匹傀儡马取出,驾驭着往远处驰去,马速甚快,很快便消失在视线的尽头。

就在楚天因眼见身穿法袍的灰发少年旁若无人,从最右边的通道长驱直入,对自己所受不公正待遇耿耿不平,而言辞咄咄质问扫地老者时,小姑娘也是达到了某处村落老大娘的家里。

女孩见了大娘报信时,又如何忍心说出巧娘已化作一具尸骨的实情,只得捏造了一个谎言,说巧娘被坏人掳去后,遇到一位光明磊落、实力强大的侠士,侠士出手赶走所有坏人,然后尚未婚配的他,喜欢上了巧娘,愿意娶她为正妻。

巧娘也很是喜欢这个侠士,因此便是留在那个地方,和侠士生活在一起,不过,她不想让侠士知道自己已经结过一次婚,因此不敢回来看大娘。

说到这里,小姑娘取出些许银币递给大娘,言道:“巧娘很愧疚,觉得对不起您,因此托我回来把这些带给您补贴家用。”

以她的身份,漫说区区银币,即便是金币,甚至更珍贵的元丹都有的是,不过大娘手无缚鸡之力,得了过于贵重的东西,若是引来什么飞贼、强盗之流,惹来破财乃至丧身之祸,倒是她的不是了。

大娘原本将信将疑,见了这些银币,神色舒展开来,连道:“这傻孩子,她对老婆子做的已经够多了,又有什么好愧疚的,要说愧疚,也是老婆子亏她多一些。她刚成家,这些银币正该留着自己用,怎么又给送了回来。”

在她这种穷苦人看来,银币乃是万分贵重之物,以她眼界,实难想到有人会为了安慰自己,而拿出这么多的银币来,以此看来,巧娘的确已经找到她应有的归宿。

女孩急忙解释说:“您就收着好了,我打听过了,侠士家庭富裕,在那个地方都很有威望,这点银币对他们不算什么的。”

大娘这才收起银币,用双手小心翼翼的捧着,面带喜悦的在不大的房里东转西转,最后在里屋一个地方藏好,遂从里屋出来,缓步走到女孩面前,又是问道:“巧娘过得幸福吗,快乐吗?夫婿那边,既然家底丰厚,有没有欺负她?”

女孩轻轻的说道:“巧娘亲口对我说,她在那边过得很幸福,由于那侠士是独生子,公婆爱护儿子,也很喜欢巧娘。他们夫妻也很恩爱,对了,巧娘还说感应到自己有身孕了。”

“他们家里就这一根独苗,巧娘母凭子贵,以后的生活肯定不成问题了。”大娘终于露出如释重负的笑容了,显得很放心、很安详,旋即突然想起什么,眼神迅速的暗淡了下来,口中喃喃自语,“这么说,当年问题就出在磊儿身上…”

“老婆子不明事理,反倒一味的怪罪于她,真是作孽啊。”大娘脸上写满了懊悔之意,声音都是有些颤抖。

小姑娘见大娘这样子,娇躯一颤,瞬间有种想哭的冲动,却是拼命的将嘴角扬起,保持着微笑的形状,眼里也死死地控制的,不让流出眼泪来。

既然已经开始编造谎言,那就无法再回头了,一定要把大娘瞒得死死的,不能露出任何破绽,不让对方看出丝毫的蛛丝马迹。

这种时候,真相并不重要,一定要精心编制一个善意的谎言。

大娘忏悔了一会儿,终于想开了,布满岁月皱纹的脸上,终是露出一抹满足的笑容,言道:“幸好,最后的结局是好的,只要巧娘能幸福快乐的生活着,就算老婆子现在死去,也尽可以瞑目了。”

她又问女孩道:“巧娘和那位侠士家在何方,姓谁名谁,家中高堂又是操持何业为生。”